top of page

唧牙膏

  • Writer: 紫桂 Purple Laurel
    紫桂 Purple Laurel
  • Mar 13, 2019
  • 2 min read

Updated: Mar 20, 2019

(本文曾刊載於 2019-03-18《明報》加西版無心的約會專欄)

Wix Photo

唧(擳)牙膏是一個每天必做的動作,但在香港,也被用作形容某些人或團體的處事或回應方式。意思是在壓力、催迫或不情願下,將消息或內幕逐少逐少的披露或逐漸逐漸做某些事。最被人以這個形容詞加身的,應該是香港政府及一眾高官們。食水含鉛、港鐵站鋼筋剪短等議題,都是被議員、傳媒和社會人士窮追猛打下,才逐漸透露詳情。


老闆壓榨員工時,唧牙膏與溫室煮蛙有異曲同工之妙。上星期拍膊頭叫你放工後順便去銀行入數;今次請你上班前提取乾衣店的西服;下週客氣地請你捱義氣免費加班,漸漸把你的私人時間無薪公司化。可憐溫馴的下屬,還不知道已漸漸變成老細的牙膏或是快熟的青蛙了。

網上和八卦雜誌多次刊載,由一個人唧牙膏的方式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性格:由頭唧的人,比較固執和做事慢半拍;由中間唧的人,性格衝動,愛熱鬧和派對,既活潑又愛聊天;由尾往前唧的人,勤儉和對事情的要求都很高,但容易沮喪;隨意唧的人,不喜社交,衞生和生活習慣都有待改善。真是信不信由你!


牙膏這日用品不太貴,但將用到尾時怎樣做也可反映性格。乾脆丟掉或者盡九牛二虎之力擠出最後一點點?最妙的是市面有擠盡牙膏的小器材發售,但不知道要擠掉多少枝牙膏,才可慳回買小器材的支出呢?


從唧牙膏這生活小節可以看出甚麼?有情侶曬命,說愛侶會在早上、晚間為自已唧好牙膏在牙刷上,既細心、溫馨、體貼又浪漫。有些怨侶卻會因為另一半唧牙膏的位置和自已不同,而大動肝火,吵鬧、離婚收場。又或者你替他或她唧好牙膏在牙刷上,卻被怪罪過早將牙膏暴露於空氣中,會被塵埃落於其上,不夠衛生…… 還是六祖惠能高明:「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Comments


© 2023  No content and photographs can be reproduced without written consent by the artist, 

    writer and photographer. For comment, collaboration, purchase, enquiry and information,

    please e-mail to novelwriter@hotmail.com  Thank you.

© 2023  版權所有,所有本網頁內容,文字及照片,未經作者授權,嚴禁任何形式之電子或實體翻印、

    轉載。如 蒙惠賜寶貴意見、合作、購買、聯絡與查詢,請電郵至  novelwriter@hotmail.com,謝謝。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