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家修行
- 紫桂 Purple Laurel
- Feb 20, 2019
- 2 min read
(本文曾刊載於 2019-02-19《明報》加西版無心的約會專欄)

「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去多餘的事物;脫離對物品的執著」,斷捨離的概念乃由日本人山下英子提出。靈感來自她於學生時代學習的瑜伽行法哲學。
由獨立屋搬到柏文居住絕對是實踐這個概念的一個絕佳機會。年青時,加拿大屋價較現時便宜得多,筆者並不富有,卻可在高貴林買了三層的新屋自住。當時建築商只完成了正層和上層,土庫是沒有裝修的。只有三個人居住仍不滿足,逐條 2X4 木方和建材去揀選,施工完成了設有辦公室和康樂室的大半個土庫,變成共有四房四廁的獨立屋。此後,剪草機、傢俬、家品買呀買的,把雙車房堆得只能泊一架車,另一架車只能泊在 Driveway上。多年前回流香港時,賣屋時賣掉了大部份傢俱,剩下還有一貨車雜物與個人物品,要另找地方安放。
到了退休後回來加拿大,買了蝸居高層柏文小單位。寸金尺土,體驗到溫哥華和香港人同樣面對的居住面積縮小的難題。頓時發覺,要面臨無數個斷、捨、離的心理掙扎。物品堆積如小山,要由近三千呎的居住面積,縮小到六百多呎,您會放棄珍藏青葱歲月與滿載初戀情人浪漫回憶而沒有數碼檔案的黏貼式相簿和照片?旅遊時興致勃勃時在威尼斯買的皮製面具和在奧地利買的水晶擺設?還是您卄多年來,儲起有美術設計天份的摰愛女兒,自八歲開始,每年在您生日時,為您親手造的别緻生日咭?難捨難離?欲斷還斷?真是費煞思量的抉擇!
想想有一天,我們都得乘風歸去,只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容納前塵俗物,只能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放棄曾經的心頭愛 …… 捨得捨得,有捨才有得,終究是塵世過客,赤裸裸的來,只可濫用兩句:「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