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息性也
- 紫桂 Purple Laurel
- Oct 25, 2022
- 2 min read
本文曾刊載於 2022-09-30《明報》加西版 無心的約會 專欄

樣積聚和處理財富?視乎想要的回報率及安全感,人人有不同的方法。有人炒賣或持有股票;有人投資房地產;有人放在銀行裡存款生息;有人乾脆將積蓄放在枕頭下的餅乾罐中。
在金融機構存款生息,是許多普通人的選擇,安全又穩陣,可惜近年回報率低得可憐,個別國家更為負利率。很多時追不上每年的通脹率,雖然收了少許利息,實際上存款加利息的整體購買力反而降低了。近數月因通脹劇升,美、加央行都提高利率,銀行存款息率才得以迅速調升。
老華僑都聽過「息 Mall」一詞,是指那些帶備足夠資金移民來加,將錢存在銀行收利息就可毋需工作便可優悠過活,流連商場打發時間度日的人。數十年前移民抵加,身為打工一族,我當然沒有做「息 Mall」的資格。故在儲蓄到購買人生中第一個物業的首期時,奉行的大致是「食息性也」的政策,而並非《孟子‧告子上》的「食色性也」。除飲食等必需支出外,盡量把餘款利用銀行的定期存款賺取微薄利息增值。
近年利率低企,新移民很難想像加拿大房屋借貸利率於 1981 年曾經高達 22.75%。筆者第一個在加拿大買的物業就有此慘痛供款經歷,每月供款負擔劇增。翻查資料,當年通漲 12%,銀行存款利息則高達 19%。近年興起不少沒有實體分行的網上銀行,利息比一般銀行高出數倍,而大部份幕後其實都是由加拿大數家大銀行擁有的另有名稱分支,尚算安全穩妥。每個戶口的首 10 萬存款均有 加拿大存款保險局(CDIC)的保證,成為喜歡靠利息過活的長者和小市民較佳的選擇。開立該等網上戶口,要小心留意條款和現金提存金額限制。因為沒有實體銀行店面,查詢只能靠電話或電郵,銀行要節省員工、租金等開支,才可支付較高利息呢!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