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獎牌靠乜水?
- 紫桂 Purple Laurel
- Sep 4, 2021
- 2 min read
Updated: Sep 11, 2021
本文 無照片版 曾刊載於 2021-09-01《明報》加西版 無心的約會 專欄

能夠贏得奧運獎牌,真係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要條件配合,始能有望踏上領獎台。絕非抹煞所有運動員堅持訓練,永不言棄的體育精神,但長時間刻苦訓練和比賽時的「汗水」和受傷痛楚和未到巔峰時經歷比賽拙敗被淘汰出局和被教練責罵的「淚水」,獲獎牌運動員在成功路途上必定流過不少。
所謂一命(水)二運三「風水」,近水樓台,幼承庭訓兼有強大遺傳基因,命水好是成功的一半。獲得兩金兩銀的張雨霏父母都是游泳教練,3歲開始習泳;花劍金牌張家朗父母都是籃球運動員。即使練到已臻化境,還得靠風水運氣,例如風帆風向、戶外泳賽的水流、室外氣溫、傷病、親人噩耗、射中門楣、跌接力棒、俾人撞尾轆或避唔開跌低咗嘅單車,都影響賽果。女排朱婷手腕受傷,就是例子。
輪空、種子或者已篤定晉級的對手「放水」,也有影響。要靠評判決定的比賽,如果不是評判「心水」之選,難免較為輸蝕。籃球和足球裁判有權判罰,加拿大女足在裁判檢視視像後,靠12 碼扳平,再在加時後以輪流射12碼奪冠。來自小國的運動員,國際裁判唔知佢係「乜水」,和奪冠熱門和歷屆冠軍的俄羅斯比賽隊際韻律泳或同中國隊比賽跳水,先入為主,印象分難免略打折扣。當然,教練係乜水也很重要。
如果有國、家支持,「水頭充足」,較易奪冠。獎牌榜前列國家,通常國力較強盛。家境較佳較易贏在起跑線,加拿大贏得游泳金、銀、銅牌的被收養中國孤兒 Margaret Mac Neil 和贏得兩銀的香港飛魚何詩蓓家中都有泳池。「水為財」的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張家朗總獎金逾百萬美元,而外國奧運金牌得主,商業價值和廣告代言收益,更比國家獎金高出無數倍。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