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有車的煩惱

  • Writer: 紫桂 Purple Laurel
    紫桂 Purple Laurel
  • Jul 20, 2018
  • 2 min read

Updated: Sep 20, 2018

(本文曾刊載於2018-04-10《明報》加西版無心的約會專欄)

Wix Photo

作為差不多在40年前已移民來到「艱難大」的小市民,除去期間十多年回流香港工作,兩年多前退休回來,二十多年間,先後在加拿大擁有約10部新、舊汽車。因冬季天氣、幅員廣闊和公車系統並不方便的關係,擁有汽車代步在加拿大是生活所需,而非階級象徵。


物價飛升,修車公司對車身修理、噴油的人工每小時平均收取約80多加元,修理普通車身損毀,連稅收費動軋接近2000加元,嚴重的連零件則遠不只此數。拜我們ICBC管理不善與交通意外日增所賜,汽車保費年年上升,幾年付出的保費加起來,便可以買部廉價新車。


我退休後買的中型房車最是多災多難,取車後兩天,就在一個地下停車場內被刮花。而車主不在時,撞傷你的車而留下認罪聯絡訊息的純真時代,已經一去不返。雖然報了Hit and Run,也要自付300加元的墊底費,才修理好。而今年更先後3次被其他車輛Hit and Run,其中兩次輕微的,無奈地沒有報ICBC,否則一年內不單要多付900加元的墊底費,還要被保險公司懷疑是否駕車技術差勁,自已撞車而虛報哩!想想加上汽油、維修費、泊車和汽車折舊等養車支出,出行次數又不是那麼多,算起來全部費用比全部乘坐的士出入更多!自己擁有私家車,只是圖個方便而矣。


作為蟻民,但願所有駕車者在駕駛和泊位時都加倍小心,減少意外的發生;而省政府則想出妥善方法,改善ICBC的管理、營運和監控,使保險費處於可負擔水平,則是我等普羅大眾之福。

Commentaires


© 2023  No content and photographs can be reproduced without written consent by the artist, 

    writer and photographer. For comment, collaboration, purchase, enquiry and information,

    please e-mail to novelwriter@hotmail.com  Thank you.

© 2023  版權所有,所有本網頁內容,文字及照片,未經作者授權,嚴禁任何形式之電子或實體翻印、

    轉載。如 蒙惠賜寶貴意見、合作、購買、聯絡與查詢,請電郵至  novelwriter@hotmail.com,謝謝。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