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歐洲遊記系列 七之(五) 俄羅斯童話雙城遊

  • Writer: 紫桂 Purple Laurel
    紫桂 Purple Laurel
  • May 27, 2019
  • 30 min read

Updated: Jul 5, 2020


遊客最愛在聖彼得堡近郊彼得夏宮御花園留影 紫桂 攝

除琥珀廳的照片外,其餘全部照片,均由作者拍攝。


第 1 天(於香港出發直航飛往莫斯科,香港氣溫約 23℃-29℃,早上有幾陣雨。莫斯科日間氣溫約 14℃,天晴)

與團友於早上 9 時15 分在香港國際機場E區集合,由旅行社隨團領隊代辦行李過磅及出境手續,然後乘搭 Aeroflot 俄羅斯航空 SU213 豪華客機直航飛往俄羅斯(Russia)的首都和最大城市莫斯科(Moscow)的謝列梅捷沃機場 ( Sheremetyevo International Airport - SVO )。莫斯科是黑色的水的意思,它是俄羅斯政治、經濟、科學、文化及交通的中心,位於俄羅斯平原中部之莫斯科河畔。大莫斯科面積 900 平方公里,包括週邊綠化帶共為 1,725 平方公里,總面積 2, 510 平方公里。地勢平坦,僅西南部有高地,最高點253米。人口約為1, 200 萬,佔俄羅斯總人口的十份之一,是歐洲人口第二多的城市,僅次於伊斯坦堡。


經過 9 小時 35 分的航程,抵達莫斯科。到機場外時,是當地時間晚上 6 時。迎接我們的當地年青有禮導遊阿 Paul,是俄羅斯白人,操流利港式普通話。他說俄羅斯人屬斯拉夫民族,包括東斯拉夫、南斯拉夫、西斯拉夫,但並沒有北斯拉夫﹗


經過少許塞車,便到達將會連住 3 晚的四星級希爾頓花園酒店 Hilton Garden Inn。酒店房間設備完善。稍事休息後,於晚上 7 時 30分,團友再在酒店餐廳集合,享用自助晚餐,食物不過不失。酒店前方是多條行車線的高速公路,但因方向關係,我的酒店房很寧靜。晚餐後,我通過酒店右前方的行人隧道,行至對面的大商場閒逛。因為沒有盧布購物,只是純粹參觀,看看物價。該商場與北美洲商場的裝飾和貨品分別不大。行了不久,因為機程勞累,迅速行回酒店,梳洗休息。


入住設備完善的四星級希爾頓花園酒店

遊覽莫斯科和聖彼德堡的一些小貼士:

這兩地天氣多變 ( 今次旅程其中一天,我們經歷了陰、晴、風、雨、雪 ),宜帶備雨傘、帽和太陽眼鏡。很多景點都要寄存厚外衣和背囊。不論男女遊客,最好帶備一個多數可以被准許隨身攜帶,約為 A4 Size 的斜孭袋 ( 不建議用腰包,斜孭袋孭倦了,可以轉膊頭孭 ),以放入縮骨傘、細水樽、無反機或傻瓜機 ( 除非是專業攝影師、旅遊博客、記者、攝影發燒友,否則,不宜帶沉重和要慢慢調較光圈、快門兼長、短、廣角鏡頭的單鏡反光機,因為太笨重。如果跟團參觀宮殿、博物館,人多擠迫,導遊通常不會等你慢慢對焦、取景 )、太陽 / 近視眼鏡盒和可摺合的帽。在 4 至 6 月可加薄風衣或薄羽絨背心,以備不時之需。治安大致良好,但需注意景點乃扒手搵食之地。斜孭袋不應孭在背後和身側,宜放身前。人多時或被陌生人搭訕時,應以雙手按著。緊記扒手高手在民間,失財物尚算幸運,如被扒去護照,就要譜寫「流落他鄉的故事」了,等待補發費時費錢!一般商店只收盧布,貴價商店、免稅店會收歐羅或美元,宜帶備信用咭。換盧布不宜換太多,用不完換回本來貨幣,要蝕兩次匯率。中央銀行網站提供官方匯率 www.cbr.ru ,可作參考。如商店可靠,簽信用咭較為方便,雖然銀行一樣會賺差價,但節省了換來換去的煩惱。過了晚上 10 時,俄羅斯所有商店不再出售酒類。除了在自己家中,任何室內場所均禁止吸煙。一般自來水不宜飲用,飲完酒店送的樽裝水,可用酒店房內的熱水煲。如嫌不潔,可購備樽裝水飲用。俄羅斯的插頭是歐洲式圓形的,宜帶備旅行轉換插頭,為手機、相機、電腦叉電之用。如遺失的是中國護照,可致電 7147670 聯絡領事組,而中國領事全球保護電話是 810-86-10-12308。莫斯科協助遊客的 ( 中文 ) 熱線 ( +7 ) 495 587 71 12 www.mos.ru


第 2 天(莫斯科日間氣溫約 17℃,天晴)

團友一致公認,今天早上自助餐,比昨天自助晚餐質素更佳。兩杯即磨 Cappuccino 加牛角麵包 Croissant、萍果批和 3隻蛋白、青瓜、杏脯、芝士火腿三文治,甚為滿足。因為按領隊指示仍不能登入免費 WiFi,食完早餐,到酒店前檯請當值職員協助我登入。女職員 Elizanita 很有耐性,我把手提電話顯示語言轉成英文,她致電酒店的資訊科技部門請求協助,不久後就順利開通了,真要謝謝她!團友集合後,登上旅遊車,在車上也有免費 WiFi 呢!領隊的第一個項目,是介紹和收取自費項目的費用,跟著是導遊阿Paul帶領我們參觀莫斯科的地鐵站。

被譽為世界上最漂亮的莫斯科地鐵站(Moscow Metro),有「地下宮殿」的美譽。但和俄羅斯其他地方一樣,英文的使用遠不及香港普遍。我們只好緊緊跟隨導遊,進入地鐵站,乘搭了兩程地鐵,一共參觀了 3 個美輪美奐地鐵站內的裝飾。莫斯科有 188 個地鐵站,多數建於史太林執政的 1930 至 50 年代,與同時期興建路面大街道旁的高樓底寬敞的柏文大廈一樣,作為面子工程。現在莫斯科地鐵已興建至第三圈環城軌道,共有 20 多個站,乘坐一圈,需時約 90 分鐘,收費便宜。

欲知更多有關莫斯科地鐵簡介,請參閱:http://big5.hhlink.com/website/www.mosmetro.ruhttp://www.mosmetro.ru/

漂亮的莫斯科地鐵站

跟著參觀為紀念蘇聯太空人尤里‧亞歷克賽耶維奇‧加加林進入太空 20 周年而建造的莫斯科航天博物館(Memorial Museum of Astronautics)。它於 1981 年向公眾開放,主要展示蘇聯和俄羅斯的太空成就。蘇聯飛行員尤里‧加加林是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類。1961年 4月12日,他乘坐東方一號宇宙飛船,從拜科努爾太空發射場起飛,在遠地點為 301公里的軌道上繞地球一周,歷時 1 小時 48 分鐘。他安全返回地球降落,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載人宇宙飛行,成為蘇聯的英雄。正如西方國家崇拜名人的名字,他的名字「尤里」,像其他蘇聯名人的名字,如列寧、史太林、普希金和高爾基等,成為當代父母最喜歡為兒子或政府為地方或建築物選取的名字。


在館內如果以相機拍照,要另行收費;如果以手提電話拍攝,則可免費。結果團友一致通過以手機免費拍照。館內展出了第一顆人造衛星、首次太空行走、探月行動、太陽系探索、國際空間研究計劃等航天技術相關展品。各式火箭、多件太空衣、太空人食品和隕石,都是有趣的展品,讓我們大開眼界。我們中國有紅小兵,俄羅斯則有戴著綠領巾的年幼學生,跟隨老師們在館內參觀學習。展場外設有自助售賣機,出售太空人食品,以供有興趣的訪客買來一試。

欲知更多有關航天博物館的資料,請參閱:http://www.kosmo-museum.ru/


從莫斯科航天博物館側面看,頂部造型一飛沖天

時近中午,導遊帶我們到此行餐費最貴的餐廳,位於莫斯科市中心的 TVRANDOT Restaurant & Social Club 杜蘭朵餐廳會所享用午餐。( 原本杜蘭朵意大利文的串法是 Turandot,但餐廳用 Tvrandot,不知是否俄文串法? ) 莫斯科有很多高級餐廳,這只是其中之一。旅行團章程將之稱為宮殿餐廳。導遊說他為旅行團訂位時,餐廳會問用餐時間想快些,還是慢些?快者 1個半小時;慢者 3 個半小時,讓你好好享受食物和氛圍。寄存厚外套後,進入共有兩層高樓底,金璧輝煌的餐廳。內部裝飾華美,與許多宮殿內的餐廳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牛油多穀麵包,頭盤鵪鶉蛋風乾火腿蛋肉沙律、紅菜頭雜菜湯、主菜香煎三文魚、巧克力奶磚甜品和香磨咖啡,加上打卡體驗,算是值回票價。


香港和溫哥華港式西餐廳愛供應羅宋湯,俄羅斯餐廳則絕大多數供應源於烏克蘭的「紅菜湯」( Borscht )。那是中歐和東歐一些國家最大眾化的湯,一般加入牛肉,但也有加豬肉或純素菜的,但均以紅菜頭湯底才算正宗,它被列作世界三大名湯之一。據說俄羅斯宇航員在太空也想要紅菜湯,不過為方便食用,做成牙膏狀。

欲知更多有關 TVRANDOT Restaurant & Social Club 的資料,請參閱:www.turandot-palace.ru 或 中文網址https://www.turandot-palace.ru/zh /# 1 訂座電話 +7 ( 495 ) 739 0011


於金璧輝煌裝飾奢華的杜蘭朵宮殿餐廳進膳

餐後我們前往參觀克里姆林宮(Kremlin),這是俄羅斯最高行政機關所在。其實俄文只是克里姆林,宮不知是誰加上去的,無從稽考。1485 年伊凡三世大公請來意大利工程師建造紅磚牆及城塔。克里姆林宮佔地 27. 5 公頃,圍牆長約 2. 3公里。城內教堂及建築物在 16 與17 世紀相繼落成。革命家列寧推翻沙皇後,曾在此辦公。我們經過庫塔菲亞塔的安檢、三聖橋和三聖塔,便進入克里姆林宮建築群。克里姆林宮內的馬路,除了班馬線外,不准踏上,否則會惹上麻煩。因為我試過在馬路上拍照,另一旅行團的導遊看見,便大聲提醒我。


進入克里姆林宮前,要經過庫塔菲亞塔的安檢、三聖橋和三聖塔

建築群裡面有軍械館 ( The Armoury Chamber )、鑽石館 ( The Diamond Treasury ) 、總統府和政府辦公室,但遊客最感興趣的是參觀宮內重達140 噸的沙皇大鐘,其俄語名字在俄羅斯語中是「鐘王」的意思,於1733 年開始以青銅、鉛、錫鑄造,於1735 年鑄成。沙皇鐘高 6. 14 米,直徑 6. 6 米,重量達 216 噸,鐘面由橄欖葉葉朵組成飾帶環繞於鐘唇外緣,鐘的表面鑄有沙皇阿列克謝和女皇安娜的浮雕像和讚美的詩歌。大鐘鑄成後從未響過,在 1737 年發生了一場大火,據說有人用水潑向火紅炙熱的沙皇鐘,結果沙皇鐘應聲破裂。那塊當時裂開重約十二噸的大碎片,現在仍與沙皇鐘陳列在一起,成為遊客的打卡熱點。


重達216噸的巨型沙皇鐘

克里姆林宮除了鐘王,附近更有炮王,即沙皇炮。它於一五八六年為費多爾一世(Fyodor I)鑄造,他的肖像被塑造在炮管上,炮架上有精美的浮雕。炮重達四十噸,炮身長 5. 35 米,炮彈直徑達 0. 92 米,炮前有四個堆在一起的圓形炮彈,每個一噸重。該炮原是用來防衛克里姆林宮的大門 ,因為炮彈太重,從未發射過。不過以它的體型,真是「唔打得都睇得」!

欲知更多有關克里姆林宮的資料,請參閱:www.kreml.ru


滿佈裝飾的沙皇巨炮

附近建築還有現為博物館的主教宮連 12 使徒教堂、報喜教堂和聖母升天大教堂 ( 或譯聖母安息主教座堂 Assumption Cathedral)等。建於 1475 年至1479 年的聖母升天大教堂,是俄羅斯最重要的大教堂,也是皇家的婚禮、俄國歷代君主加冕儀式和國教東正教大牧首的任命等隆重儀式舉行的地方,正教會牧首和莫斯科主教都安葬於此。它位於克里姆林宮內大教堂廣場的北面,一條窄巷將其與北面的十二使徒教堂分隔開。西南面是有 137 級台階可供登上的伊凡大帝鐘樓。


座堂內四條圓型大支柱和四壁滿佈聖像畫,真正目不暇給。大型的聖像裝飾壁畫是在1642-1643 年間創作的,據說這裡的聖像畫約達 1,000 幅。南邊放著 1551 年建造,有精美木雕裝飾的伊凡四世寶座。在西南角 1624 年造成的聖器帳幕下,保存著基督和聖母法衣的一部分和真十字架的一口釘。教堂內的銀製吊燈,據說是為了慶祝奪回被拿破崙軍隊掠奪走的 300公斤黃金和5噸白銀而建造的。因為聖母升天大教堂內不准攝影,所以沒有照片與大家分享。

綜合兩位導遊解說,東正教有東方正統的意思。東正教堂既有洋蔥頭穹頂,又有聖像畫。基督教認為聖像畫是偶像崇拜,但東正教認為是透過畫像與神溝通。在 1054 年時分為兩派,以羅馬帝國為首的天主教和以拜占庭帝國 ( 即現在的土耳其 ) 為首的東正教。東正教的其中一個特色是站著做禮拜,而東正教教堂內,多數是無雕刻裝飾和彩色玻璃窗的。後來,馬丁路德認為天主教腐敗,付錢可買贖罪券,而聖經沿用拉丁文,信眾難於理解,定要透過神職人才可與上帝溝通,而基督教徒可直接向基督祈禱溝通。

欲知更多有關聖母升天大教堂的資料,請參閱:


聖母升天大教堂的南面入口

導遊給我們短暫的自由活動時間。在附近補拍照片後,在沙皇巨炮集合後,一起行向紅場。他說俄羅斯人說笑有3樣東西是沒有用的:就是沙皇鐘、沙皇炮和沙皇。


紅場(Red Square)位於莫斯科市中心,呈不規則的長方形,面積說法不一。有說是南北長330 米,東西寬175 米,總面積 24,750 平方米。周圍有幾處世界著名建築,包括列寧墓、聖巴素主教座堂 ( Saint Basil's Cathedral)和克里姆林宮。紅場東邊是俄羅斯國營百貨商場 ,其隔壁有國家歷史博物館。整個建築群在 1990 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紅場」的名稱不是從環繞它的磚頭顏色而來,而是因為它的俄文名字是「紅的」或「美麗的」意思。進入紅場後,第1個節目不是參觀,而是領隊帶我們去個小商場內的找換店,以美元兌換俄羅斯的當地貨幣盧布,以便大家消費購物。


紅場上最具特色的建築物是位於東南部的聖巴素主教座堂(Saint Basil's Cathedral),俄語原名的意思是「護城河上至聖聖母代禱主教座堂」。這座教堂是為紀念沙皇伊凡四世征服喀山汗國而於1555 年至1561 年之間建造的,在當時是莫斯科的最高建築。1588 年,加建了一個小型多穹頂教堂。教堂雖不巨大,但在一個地基上集合了九間不同形態的洋蔥頭禮堂。1812年,它遭到拿破崙軍隊的搶劫,拿破侖還想將整座教堂拆遷到法國,但因技術問題無法達成。戰後進行了翻修美化和奉獻,由鑄鐵圍欄圍繞。教堂現為歷史博物館分館。

欲知更多有關聖巴素主教座堂資料,請參閱:www.saintbasil.ru


色彩繽紛洋蔥穹頂的聖巴素大教堂

列寧墓(Lenin's Mausoleum)座落於紅場中央,以深紅色大理石建成,為紀念及尊崇革命英雄列寧而建。因時近閱兵典禮而暫停開放,被屏障遮蓋著,未能內進參觀。

欲知更多有關列寧墓資料,請參閱:www.lenin.ru


俄羅斯國家歷史博物館 (State Historical Museum)位於紅場和馴馬場廣場之間。成立於1872 年,用作展示現在俄羅斯領土範圍內有關歷史的展品,收藏的展品以百萬計。國家歷史博物館前方矗立著蘇聯元帥朱可夫的雕像。他被譽為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戰爭英雄,領導蘇聯戰勝納粹德國。俄羅斯政府在 1993 年決定為他建立雕像,於1995 年完工。

欲知更多有關國家歷史博物館資料,請參閱:www.shm.ru


俄羅斯國家歷史博物館和前方的朱可夫元帥像

隨著到巨型的俄羅斯國營百貨商場 ( Gum Department Store ) 參觀,數層高有天橋相連、拱型玻璃長廊的多個重複單元設計,還設有收費廁所。如果專心去購物,可要花上一整天呢!不過,導遊早已警告這裡物價不便宜,看看就好了,要買請到別處。


規模宏大的國營百貨商場

金百貨商場側門外是條頗長而漂亮的步行街 ( Nikolskayaul ),上方滿佈無數串吊燈和飾物,晚上燈亮起來時一定很美,冬天下雪時,甚有聖誕氣氛!


金百貨商場側門外是條漂亮的 Nikolskayaul 步行街

在朱可夫元帥像附近集合後,到有樂師演奏的 Café Chanakhi 晚餐。旅行社說保證所有中餐都有 8 菜 1 湯,然而蛋花湯、蒜蓉黃芽白、番茄煮蛋、雞、豆角肉片、辣油豆腐、切成小塊的生果…… 幾乎是每餐差不多。總結我到歐洲遊覽的經驗,個人認為到歐洲旅遊,我還是喜歡吃西餐,一來可以試試地方特色美食,二來質素通常比中餐好。旅行社之所以說體諒團友可能吃不慣西餐,所以要中、西餐合璧。我相信真正原因是如果全部供應西餐,成本會較高。

飯後回到 Hilton Garden Inn。開了電視機,發覺只有一個英文台,正在播著關於香港佔中與菲傭周末活動的紀錄片。梳洗後,調較了床頭鬧鐘,便倦極入睡。


第 3 天(莫斯科氣溫約 8-19℃,有陽光、雲和驟雨)

享用完即磨咖啡、煎蛋、牛角包與青瓜、水果早餐後,就是前往距離莫斯科約 70 公里的莎哥斯基古城(Sergey Posad)與木套娃娃製作的自費節目時間。莫斯科市內道路旁邊放置了臨時鐵欄,導遊解釋是因為將會舉行閱兵儀式,而且觀眾多數都來自外地,莫斯科居民見慣閱兵,都到郊外燒烤野餐去了。途經莫斯科市內的兩個大型火車站,一個可乘火車到北京,需時7 天;另一個途經經西伯利亞至海參威,需時 6 日,火車票價比坐飛機還貴呢!因為去古城車程較長,導遊 Paul 請大家「戴上安全袋」,團友起哄,原來他提醒我們佩戴安全帶!


公路途經過商場,是去洗手間的時間。發覺其中的巨型超級市場,居然有 88 個收銀處,真誇張!而收銀員可以坐著收銀。到達以製作木套娃娃著名的莎哥斯基古城,全城人口約十一萬,曾經是莫斯科最重要的東正教中心。城內最具代表的建築為聖三一修道院、聖母升天教堂及俄國第一所東正教神學修道學院。


這城鎮亦是現今俄國境內最大之木套娃娃生產中心,故城內有一市集,出售當地傳統特色製品。我們整團先到木套娃娃工場參觀製作示範和親手嘗試試畫一個木套娃娃,當然也可購買現成製品。有些團友畫得很專注,有些男團友私下說浪費時間。我久未提起畫筆,畫細微的線條,少不免有些手震。駐場藝術家會替團友完成的作品作簡單潤飾,試圖美顏整容。


木套娃娃工場畫家正在專心工作

離開木套娃娃工場,便去到古城對面的觀景台,以古城為背景拍照留念,才到鄰近西餐廳午餐。青瓜青豆雞蛋沙律、牛油麵包伴紅菜頭雜菜絲酸忌廉湯、薯仔雞扒、雪糕、咖啡……附送餐廳職員落力推銷紀念品,例如內藏俄羅斯國酒伏特加酒 ( Vodka ) 的木套娃娃等。團友用餐完畢,還落力掃貨,難得俄羅斯職員說半鹹淡的中文詞彙推銷,而且盧布、港元、美元「通殺」。在古城門外公廁去完免費廁所,領隊派發門票,我們便魚貫進入謝爾蓋聖三一修道院建築群 ( The Holy Trinity Sergius Lavra Architectural Complex )。


遠觀謝爾蓋聖三一修道院建築群

聖三一修道院由著名的宗教活動家謝爾吉‧拉多涅什斯基創建,建成於1423 年。他在宣揚俄羅斯東正教的同時,聯合俄羅斯各大公共同抵禦蒙古軍隊的入侵。現在人們已經把他當做俄羅斯的守護之神。修道院被 16 世紀修建的城牆包圍起來。城牆圍繞的建築群裡面共有 14 至 18 世紀修建的六所教堂,包括有很多信眾排隊等待進入,全是金色洋蔥頭的聖三一大教堂 ( Trinity Cathedral )、位於中央的聖母安息大教堂 ( Dormition Cathedral ) 和齋堂教堂 ( Refectory Church ) 等。而設有拱形亭上蓋的聖薩瓦聖水泉源,相傳曾有治病之神效,有不少信眾輪候以各式容器盛載聖水飲用。聖三一大修道院內,還設有莫斯科宗教大學的神學院,所以在這裡經常能見到身穿黑袍的修士和修女。

欲知更多有關謝爾蓋聖三一修道院建築群的資料,請參閱:https://www.russia-online.cn/CityGuide/detail_32_2_2329.shtml


信眾排隊進入全是金色洋蔥頭的聖三一大教堂

位於中央的聖母安息大教堂

齋堂教堂內的裝飾

自由活動時間後,在下午 4 時15 分集合,驅車回莫斯科。看馬戲前先往柒飛魚餐廳 Café Seven Flying Fish 吃 8 菜1 湯的中式晚餐。還是常見的煎蛋角、炒豆角、炸雞柳、黃芽白、青菜湯和水果……


飯後節目是欣賞馳名的俄羅斯馬戲表演。俄羅斯馬戲團的歷史可追溯至 18 世紀,那時每位沙皇都有專屬的皇家馬戲表演班底,成員都有紮實的基本功,世代相傳,形成馬戲世家,延續至今。當晚演員服飾漂亮,場景多變,表演諧趣及內容豐富,值得一看。參演的動物包括獅子、老虎、黑豹、熊、班馬、草泥馬、駝鳥、斑點狗、猴子等等。其中一幕,兩名馴獸師與 10 頭獅、虎、豹猛獸「共野一籠」,指示牠們做出站立、行進、滾動、跳躍的動作,甚為驚險。表演長約兩個半小時,中間有小休。表演場外,還有動物跟觀眾拍照的收費活動。

欲知更多有關俄羅斯馬戲表演的資料,請參閱:www.circusnikulin.ru


莫斯科馬表演謝幕一刻

約晚上11時,才回到 Hilton Garden Inn。因為明天要飛往聖彼得堡,睡前要將行李收拾妥當,以備明早 Check-out。


第 4 天(莫斯科氣溫約 9-11℃,天陰,下午有雷暴;聖彼得堡氣溫約 9℃,多雲有雨)

早上 9 時15 分,帶同全部行李出發。旅遊車載著我們經過上屆世界盃的球場,登上莫斯科的最高點列寧山(Lenin Hill),所謂山,只是個小山丘。它位於俄羅斯最高學府莫斯科大學(Moscow University)的後門,在列寧山的瞭望台,居高臨下,可俯覽莫斯科全景。莫斯科大學大樓高逾 200 米,曾是世界最高建築物。導遊說頂部的工料欠佳,純粹為超越美國而加上。


俄羅斯最高學府莫斯科大學

跟著參觀軍事歷史博物館(Victory Museum),它於 1961 年為慶祝戰勝法西斯 20 週年而興建。樓高兩層加地庫,有10餘個展廳,劃分為蘇俄內戰、衛國戰爭和現代國防 3 部份,陳列了約 10 萬件照片、模型、實物展品,非常珍貴。館前有一大廣場,一隊軍隊正在為閱兵操練。廣場中有高 148 公尺的勝利廣場紀念碑,每米代表 10 天的戰爭。弧形館長廊前面有尊炮,男團友都在旁留影。安檢及存放外衣後內進參觀,解散前,先聽導遊講解有關展品的資料。


軍事歷史博物館(Victory Museum)

正層入口後是個兩邊有展櫃,光線較暗的寬大長廳 Hall of Memory and Sorrow。高樓底天花上垂下數不清的末端有「淚珠」的幼鐵鏈,氣氛莊嚴肅穆。第二次世界大戰全世界有 5,400 萬人死亡,單是蘇聯,死亡人數便達 2,700 萬,每條幼鐵鏈代表死去的 10 個人。我們參觀時,也有一群年輕士兵正在聽軍官講解。俄羅斯的男性,每人都要服兩年兵役。這層還有多個展廳,展示戰爭的情況、武器和物品與將領的資料。蘇聯人對史太林既愛且恨,他忌才把將領送到西伯利亞,兵臨城下危急時才召回送上戰場,如戰勝便讓他們重獲自由。


照片調較比現場光亮的 Hall of Memory and Sorrow 數不清有「淚珠」的幼鐵鏈

上層是寬大明亮的 Hall of Glory,周邊展出真正的武器、軍事用品和戰爭情景的模型,中間圓形大堂內牆白壁上刻有殉職將士名單,中央有一個大型軍人鑄像。那裡定時會利用大堂內壁上半部和圓拱頂播放介紹第二次世界大戰的 3D 電影,我們觀看了正午12 時的一場。


Hall of Glory 中央大堂放映的 3D電影

參觀完到地庫取回外套,有一個提供軍服上衣、頭盔和槍支給訪客拍照的場景,童心未泯,我也穿載一下,拍照留念,才到紀念品店一看。領隊早就警告團友們不要買甚麼像真軍刀、手槍與手榴彈形狀的打火機之類的物品,即使放入寄艙行李也不可以,以免機場安檢時要打開行李詳細檢驗,費時失事。離館後去吃西式午餐,嚐了雞絲菜湯和薯仔伴雞卷和燒豬肉。才出發到機場,乘搭約 70 分鐘的內陸機,飛赴聖彼得堡。在飛機上,又食了夾肉芝士包和飲了凍檸水。

欲知更多有關Victory Museum的資料,請參閱:https://victorymuseum.ru/for-visitors/museum-for-china/cn/


下午 6 時 25 分,飛抵正在下滂沱大雨的聖彼得堡。隨後 3 天的當地導遊,在機場內迎接我們。這位高大肥壯的俄羅斯白人自知俄文名字太長不好記,自稱「吳明」。領隊介紹此君在當地旅遊界頗有江湖地位,人面頗廣。吳明坦白風趣,乃世界仔一名,操流利普通話,稱大家為「各位貴賓」。此君曾離婚兩次,到香港 24 次,熟悉香港事物和潮語,並教大家不必搭較貴的機場快線,而可乘港鐵至東涌站轉乘 S56,再花 HK$ 3. 8 就到機場的慳錢之道。他說聖彼得堡經常塞車,幸好未來幾天是假期,不會塞車。他還教我們小心財物,在這裡除了他之外,人人都是小偷!


聖彼得堡(St Petersburg)是俄羅斯第二大城市,由 42 個小島組成,人口約 500 多萬,位於波羅的海芬蘭灣畔。由於地勢較低,海拔僅 1. 2 至 2 米;市內水道縱橫,橋梁遍佈,把各個島嶼連接起來,風光旖旎,有「北方威尼斯」之稱。聖彼得堡是一座文化名城,本是俄國沙皇彼得大帝於1703 年打造的軍港和首都 ( 1918 年始遷都至莫斯科 )。他曾經留學英國和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喜愛歐洲式建築,聖彼得堡足為印證。這裡有 200 多間博物館、教堂、科學院、大學及研究所等,是世界上最多皇宮的城市。不少建築群具有俄國早期巴羅克式建築的特徵,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當地禁止興建高樓,風光一望無際。


因為是行程之一,離開機場後不久,旅遊車在紀念列寧格勒 ( 現稱聖彼得堡 ) 被圍 3 年,死了百萬人的抗敵紀念碑附近停下,讓我們這些不懼弄濕相機仍堅持拍照的團友,在雨中拍照留念。列寧格勒保衛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極其重要的戰事。紀念碑位於聖彼得堡南面呈圓形的勝利廣場中央,距離戰爭前線只有 9 公里。弧形牆壁嵌上黑色金屬板,並刻有金色文字、浮雕和火炬,向成功抵抗納粹入侵,得到最後勝利的蘇聯人民致敬。


雨中遠觀抗敵紀念碑,後面的建築並非紀念碑的一部分

然後到 Man‧Men 唐人酒樓吃中式晚餐。餐後我們才去到將會連住 3 晚的四星級酒店 Crown Plaza 入住。


四星級酒店 Crown Plaza 的酒店房間

第 5 天(聖彼得堡氣溫約 0℃ - 12℃,陰晴雨雪齊備)

自助早餐質素欠佳,可能人太多,食物來不及補充。登上旅遊車時,下著疏落的乾雪。第一個節目是自費項目:尼華 ( 或譯作涅瓦 ) 河 ( Meva ) 包船暢遊。導遊說聖彼得堡有 65 條河、44 個島和 400 多條橋,希望我沒有記錯!橋拱比較低矮,他不斷提醒在上層甲板觀光的團友,遇橋時要縮低頭。當時風雪交加,拍了一會照片,就退回船艙內,一會兒又放晴,見識了聖彼得堡的天氣好像刁蠻公主,陰晴雨雪,快過四川變臉絕技。遊船經過不少我們稍後會到的景點,如彼得與保羅城堡、勝利柱和有冬宮之稱國家隱士盧博物館等,冬宮旁邊還泊滿了旅遊車。巡洋艦阿芙羅拉號 Aurora 亦泊於河上,它是蘇維埃「十月革命」時,向冬宮打響第一砲的戰艦。二戰期間不敵德軍攻擊而沉沒,1958 年改為博物館,但有傳聞這船只是複製品!

欲知更多有關巡洋艦阿芙羅拉號的資料,請參閱:www.navalmuseum.ru


尼華河暢遊時,在風雪中經過有冬宮之稱的國家隱士盧博物館

上岸後繼續是自費項目,參觀尤蘇波夫宮 ( Yusupov Palace )。建於18 世紀的尤蘇波夫宮,至今已有兩百多年歷史,是俄羅斯貴族尤蘇波夫公爵在 1830 年購買的私家莊園。導遊吳明多番強調宮內物品絕對像 1917 年時主人離開時一樣,並非 A 貨。因為彼得夏宮和嘉芙蓮夏宮均曾於戰時大部分被毀,很多是重建仿製的A貨。話說彼得大帝把一塊土地送給他的朋友,而這地居然發現黃金,令尤蘇波夫成為蘇聯最有錢的家族。這宮是蘇聯首先使用電力的建築和第一個馬桶所在。英女皇伉儷曾經到訪,並贈以親筆簽名照,掛在宮內。而她到訪時,普京是保護她的 G 4。尤蘇波夫宮的室內設計參照法國凡爾賽宮的佈局,金碧輝煌,色彩艷麗,還有不少藝術品和雕塑裝飾,奢華程度可以與俄羅斯的其他皇宮媲美。

欲知更多有尤蘇波夫宮的資料,請參閱:www.yusupov-palace.ru/en


尤蘇波夫宮內小劇院廂座,奢華程度堪比皇室宮殿

隨著旅遊車送我們到聖埃薩主教座堂(St. Issac's Cathedral),它由沙皇亞歷山大一世下令建造,以和彼得大帝的生日在同一天的的聖埃撒命名。建造工程從 1818 年至 1858 年,歷時40 載。它位於聖彼得堡市中心,高 101. 5米,佔地逾 4,000 平方米。與另外 3 間都是巴洛克式建築的梵蒂崗的聖彼得大教堂(1506—1626)、英國倫敦的聖保羅大教堂(1675—1710)和義大利佛羅倫斯大教堂(1296—1436 ),並稱為世界四大教堂。教堂的四面各有 16 根巨大的石柱,成雙排托起雕花的山牆。外牆用灰色大理石貼面,巨型大門上有精美的雕刻,重逾 20 噸。外觀採用沒有洋蔥頭的天主教設計,而內部華麗的東正教裝飾,採用了大理石、斑岩、玉石、天藍石等材料。教堂自建成後,一百多年來沒有重新鍍金,但鋪上 300 磅黃金的穹頂,依然光彩奪目。整個建築宏偉壯觀。聖埃撒大教堂坐落在同名的廣場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它的穹頂被塗成灰色,以避免吸引敵機的注意。

欲知更多有關聖埃薩主教座堂的資料,請參閱:www.cathedral.ru


宏偉的聖埃薩主教座堂(St. Issac Cathedral)

參觀完畢,到另一間Man‧Men唐人酒樓吃中式午餐。餐後到尼華河畔看獅身人面像(Sphinxes)。這一對獅身的阿門霍特布三世的法老面像,是公元前 1455 年–1419 年雕刻的,1832 年從埃及尼羅河運到聖彼得堡。三千多年前,真正在埃及製造。在馬路對面,就是俄羅斯美術學院。


獅身人面像(Sphinxes)

下一個景點是勝利柱,戰勝敵人後,把對方船頭切下,安裝到柱上,作為慶祝勝利的標記。


勝利柱上有敵方的船頭

跟著我們參觀位於尼華河北岸的兔子島的彼得與保羅城堡(Peter and Paul Fortress)。城堡由彼得大帝創建於 1703 年,為了保衛波羅的海出海口,以免受到瑞典軍隊的攻擊。本來由高約 12 公尺的磚砌城牆環繞,其後被改為花崗岩結構。此城堡內有彼得與保羅大教堂、歷史博物館、工兵館、監獄……等,還有一座建於1724 年的造幣廠,至今仍是俄羅斯最具規模的造幣廠。二戰期間,被圍攻該市的德國軍隊轟炸,使城堡遭到嚴重損壞。戰後忠實地按照原樣修復。彼得與保羅大教堂(1712年-1733 年)是歷代沙皇埋葬的地方,有點像明朝十三陵。它有市中心最高達 123. 2 米(404 英呎)的鐘塔,頂部為鍍金天使,內部裝飾比外表華麗得多。城牆下的沙灘是聖彼得堡最受歡迎的沙灘,在夏季有人滿之患。

欲知更多有關彼得與保羅城堡的資料,請參閱:www.spbmuseum.ru


城堡內的彼得與保羅大教堂,內部裝飾比外表華麗

旅遊車載我們到尼華大街,在喀山主教座堂 ( Kazan Cathedral ) 附近下車。領隊宣佈在馬路對面書店前集合的時間,便解散自由活動。尼華大街像九龍的彌敦道,車水馬龍,人頭湧湧,商舖林立,好不熱鬧。喀山大教堂於 1801 年 8 月奠基,以梵蒂崗的聖彼得教堂為藍本,歷時十載,於 1811 年竣工。由於教堂的正門面向北方,側面面臨尼華大街,不甚美觀,故在教堂東面豎立 94 根科尼斯式半圓型長柱長廊,使喀山教堂變成典型的俄式教堂。教堂原本供奉喀山聖母像,祂曾 3 次顯靈,幫助蘇聯戰勝外敵,但現在喀山聖母像卻保存在美國的博物館內。堂內安放了俄羅斯著名元帥庫圖佐夫的骨灰,墓碑兩邊掛滿了他在俄法戰爭中所攻陷城市的市旗和鑰匙,於教堂的前方有他的塑像,在他旁邊是與其同期的元帥巴克來德托利的塑像。

欲知更多有關喀山主教座堂的資料,請參閱:www.kazansky-spb.ru


從尼華大街拍攝的喀山主教座堂

參觀完喀山主教座堂,橫過尼華大街,街角就是一座以金屬框架和大片玻璃構成的「勝家大樓」(Singer Company Building),外觀十分吸睛,這是聖彼得堡最有名也是最大型的書店,店內摩肩接踵。除了有五花八門的書籍文具和旅遊紀念品,最重要的是樓上盡處有不顯眼的免費廁所。到訪之時,男廁訪客不多,女廁則排長龍。


沿著過馬路的方向依運河(The Griboyedov Canal)旁繼續前行,遠遠已可見到頂部正在維修的滴血救世主教堂(Church of The Saviour on The Spilled Blood),正式名稱為「基督復活大教堂」。它是聖彼得堡的一個主要景點,我倆決定步行前往近觀。據導遊解說:1881 年 3 月13 日,亞歷山大二世的馬車經過格里博耶多夫運河河堤時,一個無政府主義者扔進一枚手榴彈,皇帝嚴重受傷,被送回到冬宮,幾小時後死亡。1883 年,其子亞歷山大三世為紀念亡父,在該地點修建教堂。但工程進展緩慢,直到 1907 年尼古拉二世在位時期,才最終完成。


暗殺發生現場的一段街道被封閉在教堂的牆內,因此該段堤防延伸到運河中。在教堂內部,在遇刺的精確地點建造了祭壇,以黃玉、琉璃和其他寶石裝飾。沙皇的血從鵝卵石中流出,濺到地板上,與周圍極為豐富的裝飾,形成鮮明對比。滴血教堂的建築風格,有別於聖彼得堡主要是巴洛克和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其他建築,它特意設計成中世紀的俄羅斯建築。教堂內有 7, 500平方米的馬賽克,超過世界上任何其它教堂。 教堂曾因革命和戰爭受到破壞。在二戰時,列寧格勒 ( 聖彼得堡原名 ) 被德國軍隊圍困期間,引發嚴重的饑荒,它被用作蔬菜倉庫,因此有「馬鈴薯上的救主」的綽號。現在它是馬賽克博物館,成為主要旅遊景點。

欲知更多有關滴血救世主教堂的資料,請參閱:www.cathedral.ru


部正在維修中的滴血救世主教堂 ( 基督復活大教堂 )

在喀山大教堂對面的書店集合後,旅遊車把我們送到尼古拉斯基宮殿 The Nikolaevsky Palace St. Petersburg。這是尼古拉斯一世第三兒子的宮殿,完工於 1861 年,絕非 A 貨。聽著鋼琴演奏,享用俄羅斯大餐Gala Dinner。為迎合我們這群來自香港的遊客,俄羅斯鋼琴家演奏多首耳熟能詳的曲目,包括 My Heart Will Go On、何日君再來和月亮代表我的心等;餐檯上放有小型特區旗座;餐牌上更印有 Gala Dinner At the Palace of Grand Duke Nikolai, St. Petersburg, Russia 03 May 2019, 18:00 for our guests from Hong Kong 的字樣。逐一品嚐鮮烤麵包、蔬菜忌廉湯、魚子醬法式可麗餅、香草惹味魚湯、紅酒汁龍蒿青豆煙肉露筍卷伴烤豬扒、布拉格蛋糕加上特製礦泉水、綠茶和香檳……真正的宮殿,環境和氛圍,勝過菜餚質素。還加上穿著民族服的女士推銷披肩的環節,同桌的女團友也有惠顧呢!在這宮殿裡還有每晚兩場的俄羅斯民族歌舞表演,餐廳顧客購票九折優惠,桌上放有宣傳的雪櫃磁貼。

欲知更多有關尼古拉斯基宮殿及民族表演資料,請參閱:www.folkshow.ru


在尼古拉斯基宮殿內享用俄羅斯大餐

宮殿晚餐要配用同樣高級數節目助慶,餐後乘車到聖彼得堡俄羅斯芭蕾舞劇院,觀賞經典芭蕾舞劇目天鵝湖。表演期間不准拍照錄影。領隊多次提醒團友:「俄羅斯人視觀賞芭蕾舞劇為盛事,有些甚至會穿正裝出席。如果表演期間,鄰座團友睡著發出鼻鼾之聲,要禮貌提醒,以免影響其他觀眾。」尚幸觀劇完畢,我倆毋須互相提醒。久仰大名數十載的「天鵝湖」,節錄片段在電視機上見過無數次,現在終於有機會親身現場觀看完整演出。所以個多小時的芭蕾舞劇,我有用心欣賞,表演並由聖彼得堡國家交響樂團現場落力伴奏。表演完畢取回寄存衣物,回 Crown Plaza 休息。

欲知更多有關聖彼得堡俄羅斯芭蕾舞劇院的資料,請參閱:www.balet-spb.ru


聖彼得堡國家交響樂團在芭蕾舞劇天鵝湖演出前,已就位綵排

第 6 天(聖彼得堡氣溫約 4- 14℃,有風天晴)

今早酒店自助早欠佳,可接待太多旅行團,應接不暇。咖啡欠奉,要喝凍牛奶。今天第一個景點是宮殿廣場(Alexander Piller Palace Square)。血腥星期日大屠殺和 1917 年十月革命的部分事件,都發生於此。廣場南邊是在 18 世紀晚期設計的弧形。當時俄羅斯亞歷山大一世(1801-1825 在位)設想廣場是作為在 1812-1814 間,俄羅斯戰勝拿破崙的巨大紀念碑,並委託建築師設計弓形帝國式總參謀部,以雙重凱旋門為中心,這計劃在半個世紀之後實現。廣場的東邊是衛兵軍團總部,西邊向金鐘廣場開放,使宮殿廣場成為聖彼得堡廣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宮殿廣場南邊的雙重凱旋門

在廣場的中心是亞歷山大柱(Alexander Piller),這條建於1830-34 年世界上最高的紅色花崗岩柱高達 47. 5 米,重約 500 噸,一柱擎天,氣勢不凡。


亞歷山大柱位於皇宮廣場中心

廣場周邊最早和最著名的建築,是俄羅斯沙皇的巴洛克式白色和天藍色的國家隱士盧博物館(State Hermitages Museum)。它是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另外三間是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法國巴黎羅浮宮和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它位於聖彼得堡的尼華河 ( 涅瓦河 Neva River ) 邊,共有 6 座主要建築。在這個建於18-19 世紀的建築群中,建於 1754—1762 年的冬宮最為重要,曾經是沙皇的宮邸。雖然相鄰的建築採用新古典主義風格設計,但它們的規模,節奏完美地與宮殿融合。建築群總面積近 130 萬平方米。這座佔據了整整一個街區的三層建築規模宏大,內部裝飾豪華,令冬宮具有俄羅斯巴洛克建築所特有的豪華風格。自創建以來,就一直有貓住在這兒,以控制老鼠。博物館共有 1, 000 個展覽廳,對公衆開放的約有 350 個,展出的藝術品只佔全部收藏品的 5%,每年參觀的遊客人數近 200 萬。它在國外舉辦相當多的展覽,並在倫敦、阿姆斯特丹都擁有展覽中心。


冬宮內沙皇禮拜堂的巴洛克式建築金光燦爛

博物館內由西歐、古希臘、俄羅斯、古錢幣、軍械、科學、鐘錶與樂器、劇院等部門組成,收集了近三百萬件從石器時代至當代的世界文化藝術珍品,展出珍貴的名畫和雕像,例如米安哲羅的雕刻、達文西、拉斐爾、米高安哲羅、魯本斯、林布蘭、梵高、莫內、高更、畢加索名畫等、埃及木乃伊、古希臘文物、孔雀鐘……據導遊說,如要細心欣賞,恐怕要 11 年之久。借助資訊科技,博物館將有網上博物館,讓全世界皆可以看到它的珍藏。

導遊早就向各團友分配了無線耳機,聽他講解,並吩咐大家緊緊跟隨,因館內展廳如迷宮,如跟不上,請留在原地,讓領隊依原路回頭找你。法國巴黎羅浮宮有鎮館三寶,隱士盧博物館鎮館三寶是甚麼?導遊除了介其他重要展品,就帶我們去看林布蘭的油畫浪子回頭 ( The Return of the Prodigal Son );達文西的油畫聖母與孩子 ( Madonna and Child ) 與米開蘭基羅的雕像蹲伏的男孩 ( The Crouching Boy )。


冬宮三寶給我的感覺:林布蘭一如另一油畫名作夜巡 ( The Nightwatch ) 一般,擅於處理較暗場面的人物;達文西的畫作構圖嚴謹對稱,肌膚變化細膩,完全看不見筆觸;米開蘭基羅的雕塑,小腿、背部肌肉賁張,粗糙的肌理盡現與梵蒂崗聖保羅主座堂的聖殤像 ( Pieta ) 聖母抱著耶穌的大理石雕像的柔滑處理,各有千秋。

欲知更多有關國家隱士盧博物館的資料,請參閱:www.hermitagemuseum.org

林布蘭的油畫浪子回頭 ( The Return of the Prodigal Son )

達文西的油畫聖母與孩子 ( Madonna and Child )

米開蘭基羅的雕像蹲伏的男孩( The Crouching Boy )

享受完視覺盛宴,要享受匹配水平的午餐,我們便到領隊稱為該旅行社獨家提供的富二代餐廳 terrassa。食品質素比宮殿餐廳更勝一籌。鮮烤麵包、海鮮魚湯、帝王蟹腳、西班牙海鮮飯、雪糕、咖啡。海鮮吃得出的新鮮,團友一致認為是今次旅行團內質素最好的一餐。餐廳露台寬大,是俯瞰喀山主教座堂的最佳地點,餐後不少團友都在露台打卡。

欲知更多有關 terrassa 餐廳的資料,請參閱:www.terrassa.ru


令人回味、肉多味鮮的帝王蟹腳頭盤

Terrassa 餐廳的露台是俯瞰喀山主教座堂的最佳地點

好節目陸續有來!嘆完美味午餐,就到今次旅程重點之一,參觀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彼得夏宮,又譯彼得霍夫宮(Petergof Palace and Park),有人稱之為「俄羅斯的凡爾賽宮」。這是彼得大帝當年的避暑勝地,位於芬蘭灣畔,建於 1714 年,宮內有七個公園、二十個大小皇宮,其中一個為夏宮。彼得夏宮於 1941 年 8 月23 日為德軍佔領,其後更被炸毀,只剩前牆。幸工作員早有準備,每個廳房都拍照近百張,戰後依照原貌重建,但 A 貨仿製部份頗多,只有約 20 % 是真品。內進參觀,要寄存外衣和穿上鞋套。

宮內之廳房佈置,金碧輝煌,艷麗奪目。裝飾以當時盛行的巴洛克式建築風格為主。巴洛克式建築三項主要特色為浮雕金箔、鏡子的運用和頂部飾以繪畫。宮內有許多當時皇室成員的畫像。領隊稱得享逾九十歲高壽、性格欠佳而稍胖的安娜公主為「Anna 豬扒」,但原來當時女性以肥胖肉多為美,看來以前中外文化也有近似之處,怪不得唐玄宗如此寵愛楊貴妃!


夏宮內多個廳房以巴洛克式建築風格裝飾,金鏡雙輝,令人目炫

導遊帶我們參觀的希臘廊和歐洲走廊,各有特色,寶座廳則以華麗吊燈、粉綠色牆、白色浮雕和木拼花圖案地板的迥異風格裝飾。然著跟著導遊,但不少團友的心思,早已飛到宮外的御花園了!


寶座廳則以粉綠牆身、白色浮雕和木拼圖案地板裝飾

夏宮前的御花園,設計別具心思,美不勝收,令遊客嘆為觀止,也是遊客打卡和攝影發燒友的至愛。相信即使未到過彼得夏宮的人,甚少未在旅遊刊物、文章或電視節目上見過它的花園景色。花園以多組噴泉、金色雕像和梯形瀑布最為奪目,中有水道直通波羅的海,氣勢非凡。噴水池中央立有參孫撕開獅子嘴的雕像。全部噴泉會跟著音樂起舞,主要噴泉水柱高達 22 米,非常壯觀。噴泉每年 4 月15 日前,會因天氣寒冷關閉,這也是我選擇該日期後才跟團出發的的原因。

欲知更多有關彼得夏宮的資料,請參閱:www.peterhofmuseum.ruhttps://www.russiaonline.cn/CityGuide/detail_2_1_2533.shtml


彼得夏宮噴泉雕塑瀑布群,令人目不暇給

登上旅遊車回到市區一間共有 3 層的紀念品店參觀購物,這裡有齊俄羅斯的馳名手信,包括魚子醬、皮草、披肩頭巾、軍錶、彩色復活蛋、木套娃娃和 Vodka 等酒類。導遊還傳授給我們分辨俄羅斯和祖國製造 A 貨木套娃娃的訣竅,就是俄羅斯製造的一般大小娃娃樣貌雖然一樣,但肚皮上的圖畫是不同的,而底部有畫家的簽名,價錢當然較貴;祖國生產的 A 貨,則肚皮上的圖畫相同,兼沒有畫家簽名和價錢較便宜。團友搶購手信完畢,大家步行至附近的餐廳享用俄羅斯餃子宴,同時欣賞民族歌舞演。除了常有的麵包、沙律、紅菜頭雜菜湯、雪糕、咖啡外,還有迷你圓形的魚子三文治和俄式小餃子和檯上的小特區旗。重點是攪笑又頗具娛樂性的全程俄文對白的歌舞樂器表演。雖則言語不通,5 位表演者積極邀請團友參與,氣氛甚佳,印證了透過音樂和肢體語言,可以跨國界溝通。


因為明天要由聖彼得堡飛回莫斯科,再飛返香港,所以回到 Crown Plaza,要收拾和準備妥當,才梳洗休息。

第 7 天(聖彼得堡氣溫約 8-14℃上午天晴,下午有雨。莫斯科氣溫約 2-10℃,有雨及雷暴)

吃過酒店的自助早餐,帶同大行李Check-out,登上旅遊車,就出發到重點自費項目,參觀位於聖彼得堡郊外的皇村 ( 俄羅斯著名詩人普希金當年在這裏的皇村中學就讀,所以又稱「普希金市」Pushkin ) 內,現已成為博物館的嘉芙蓮夏宮(Catherine Palace)。金碧輝煌的嘉芙蓮皇夏宮,始建於1708 年,是彼得大帝送給妻子嘉芙蓮一世的禮物,但這裏的輝煌,始於嘉芙蓮二世的統治時期,女皇將這裏改造成了真正的園林,園中也出現了許多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

旅遊車停在遠處,我們行向宮殿,路上有兩隊站在不同位置穿著軍裝的平民樂隊。他們見有中國遊客經過,便奏起中國國歌,又讓遊客與他們合照、錄影,還曉得用普通話說「小費」,提醒大家把小費放在前面的透明容器內。


嘉芙蓮夏宮(Catherine Palace)部份外觀

嘉芙蓮夏宮巴洛克式的建築風格,天藍色與白色的外牆,襯著 5 個金色洋蔥穹頂,成為漂亮的畫面。我們依預訂時間跟隨導遊從後門進入,節省了不少排隊時間。要寄存外衣和穿上鞋套,才開始參觀。內部裝修奢華,寬廣的大舞廳,亮麗的木拼圖案地板,加上四壁金光燦爛的裝飾,氣派迫人。寢宮、餐廳也不遑多讓,花園則明顯較彼得夏宮遜色。


嘉芙蓮夏宮內部巴洛克式的建築風格的裝飾

宮內最受人關注的就是「琥珀廳」(Amber Room),又稱琥珀宮。宮內其他地方均准許攝影,惟獨這廳不准。1701年,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一世命人在柏林的夏洛特堡宮內為他的王后造一個豪華的居所。他聘請歐洲著名工藝家,以當時價格堪比黃金的 6 噸波羅的海琥珀,耗時 10 載完工。由於金碧輝煌,瑰麗奢華,因此該宮殿得名琥珀宮,在當時更被譽為「世界第八奇蹟」。


1716 年,俄國沙皇彼得一世訪問普魯士,這座宮殿被新任國王腓特烈‧威廉一世作為俄普親善的禮物,送給彼得一世。普俄結盟,共抗瑞典。琥珀宮先被放置在俄國的冬宮,到 1755 年彼德大帝女兒伊麗莎白女皇任內,才在嘉芙蓮夏宮內重新組裝,並蛻變為豪華的宴會廳。在18 世紀的維修後,琥珀宮展現了德國和俄國工匠的高超技藝,選用不同色澤的琥珀,精心鏤刻後嵌鑲在木板上,組成護牆板。


1917 年俄國發生10月革命,俄皇尼古拉二世下台,沙皇村更名為普希金市,嘉芙蓮宮開放給民眾參觀,新琥珀廳始為世人知曉而聞名於世。1941 年第二次界大戰淪陷,宮內珍寶被掠而琥珀廳被德軍拆裝,運回德國的柯尼斯堡。嘉芙蓮夏宮被德軍炸毀,僅有 3 間廳房因為炸彈無爆倖免。二戰結束後,這一稀世珍寶離奇失蹤,成為20世紀最著名的懸案之一。


1979 年俄國決定在芙蓮夏宮重建琥珀廳,在政府及德國企業贊助下,依當時殘留的 70 件琥珀和黑白舊照片,延聘專業人士重建。由於工程需時,到 2003 年才大功告成。同年 5月31日適逢聖彼德堡建城三百年,俄羅斯普丁總統邀請當時德國總理施密特,共同為此座高達 8 公尺,面積約 1, 800 平方呎的琥珀廳剪綵。金碧輝煌的琥珀廳終於重現於世,並對外開放。現在這個舉世聞名的琥珀廳,是遊覽聖彼德堡遊客必到和朝聖的景點。


俄羅斯旅遊中文網上「琥珀廳」(Amber Room) 的照片

完成全部觀光行程,前往機場只需約 10 分鐘車程,當然又是到領隊收小費的重要環節。由聖彼得堡飛回莫斯科,機程約 85 分鐘。而在聖彼得堡 Check-in 時的入艙大型行李,會被直送回香港機場。傍晚在莫斯科謝列梅捷沃國際機場(SVO)再經安檢,檢查證件費時頗久。在候機區內找換店把盧布換回美元,當然蝕了匯率。等待登機回港時,窗外風雨交加。沒有解釋原因,飛機遲了個多小時起飛。


第 8 天(香港氣溫約23 – 27℃,下午有雨)

經過 8 小時22 分鐘的航程,乘搭的 Aeroflot 俄羅斯航空航機於早上 10 時 45 分安抵香港。在走道上等候落機,團友轉告同日傍晚同機場同屬俄航的一架年餘新飛往俄國北極港都——莫曼斯克(Murmansk)的客機,因被雷電擊中,訊號系統失靈,被迫折返,於 SVO 上空飛了兩圈後硬著陸,左側引擎爆炸燃燒,41人葬身火海,推算是我們延遲起飛的原因,相信只是因為機場大和方向問題,我們看不到。雖然不是乘搭該航班,但同日差不多時間同機場同屬俄航,兔死狐悲,已教人抹一把汗。


俄羅斯是與中國有著 4, 300 公里長相鄰邊境線的歐亞大國,擁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與廣袤無際的凍土。由蘇聯時代起,就和中國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還帶有「鐵幕國家」的神秘色彩,這次旅遊只可以揭開她的神秘面紗的一小角…… 皆因兩位當地導遊都說,莫斯科與聖彼得堡好像俄羅斯的特區,政經實力、城市發展、藝術文化、人均收入、市民生活水平均遠勝此兩地以外的其他俄羅斯地方。想真正了解俄羅斯,要到這兩城市以外的其他地方去…… 這是我第5 次到歐洲旅遊,據觀察結果,莫斯科與聖彼得堡的漂亮市容、宗教、文化和藝術氛圍,與其他歐洲城市相比,著實毫不遜色。


Comments


© 2023  No content and photographs can be reproduced without written consent by the artist, 

    writer and photographer. For comment, collaboration, purchase, enquiry and information,

    please e-mail to novelwriter@hotmail.com  Thank you.

© 2023  版權所有,所有本網頁內容,文字及照片,未經作者授權,嚴禁任何形式之電子或實體翻印、

    轉載。如 蒙惠賜寶貴意見、合作、購買、聯絡與查詢,請電郵至  novelwriter@hotmail.com,謝謝。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