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歐洲遊記系列 七之(三) 歐洲雙牙(葡萄牙、西班牙)遊

  • Writer: 紫桂 Purple Laurel
    紫桂 Purple Laurel
  • Jul 24, 2018
  • 19 min read

Updated: Jan 29, 2020

歐洲雙牙(葡萄牙、西班牙)遊(記)節錄版本 與 筆者拍攝的照片曾經刊載於《世界周刊》第1644期 及 展示於互聯網 世界新聞網旅遊網頁。

本文乃筆者參加11天旅行團遊覽葡萄牙(里斯本)、西班牙(塞維爾、太陽海岸、哥多華、馬德里、薩拉戈莎、巴塞隆那)後的遊記。葡撻、烤乳豬、Tapas、葡萄美酒、黑毛豬火腿、Flamenco、古城教堂、畢加索、高廸,一次過為您奉上……

筆者參加的11天葡萄牙、西班牙旅行團。雖說是11天團,但頭、尾兩天,均是在三萬英呎高空的客機上度過的。與大家分享的,是中間9天的見聞。未去過的讀者,閱讀後如有興趣的話,可以參加旅行團;如不想被「趕鴨仔」,大可「按圖索驥」,斷章取「易」,選擇喜歡的部分作自由行。去過的讀者,希望拙作可以勾起大家美好的回憶……

第1天

傍晚乘搭英國航空公司客機,飛往英國倫敦希斯路機場,轉機飛赴葡萄牙的首都里斯本(Lisbon)。


第2天

抵達葡萄牙的首都里斯本,這個在大西洋海邊的城市,是葡萄牙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它位於歐洲大陸的最西端,面積82平方公里,是歐洲生活最舒適的城市之一。持有香港特別行政區護照,辦理入境手續後,因為有神根公約,稍後再進入西班牙時,便不需再辦入境手續,頗為方便。我們前赴中國餐館「福星飯店」午膳後,才開始行程。


第一個觀光點是離開市中心的貝倫區,曾經是船隊出發和回航地點的古迹貝倫塔( Belem Tower )。它建於1515年曼努爾一世時期,是鎮守著太加斯河(Tagus River)北岸港口的堡壘。這座名列世界遺產的五層高防禦建築,是葡國航海歷史的象徵,裡面有水牢、炮台等設施。貝倫塔融合了歌德式及摩爾式的建築風格,塔身上有盾形徽章、渾天儀、繩索、貝殼及珊瑚等裝飾和犀牛石雕,顯示航海家歷險的痕迹。因為它的歷史價值和特殊的造型,成為遊客必到的景點。參觀完畢,我們登上旅遊車,前往只距一箭之遙的航海家紀念碑。


里斯本海傍的貝倫塔

航海家紀念碑( Padrao dos Descobrimentos )是里斯本最重要的標誌,也是葡萄牙人航海歷史的象徵。它遠看好像一艘行駛中的帆船,位於船首的雕像是航海家亨利王子,船尾方向看去則像十字架。這個為紀念葡國亨利王子而建的地標於 1960 年完工。亨利王子自幼醉心航海探險,在他領導下,葡國的航海業功績顯赫,國勢強盛。因此里斯本特別在他逝世五百周年時,建造了這紀念碑作為紀念。


航海家紀念碑

這個高達五十公尺,以大理石雕鑿成的紀念碑上,刻了曼努爾王朝的國徽,碑下還有三十多位人物雕塑,均是曾對航海事業作出貢獻的偉人。除了亨利王子,還包括了麥哲倫、達伽瑪,以及多位天文、地理及歷史學家。紀念碑氣勢不凡,讓遊客感受到葡國昔日的航海業的興盛。廣場地磚上有世界地圖及舊日的航海路綫,彰顯葡葡牙國人征服四海的功績。


航海家紀念碑上的人像栩栩如生

參觀完航海家紀念碑,領隊帶我們到不遠處的修女製作葡撻發源地,始建於 1450 年的吉隆尼摩斯修道院(Mosteiro dos Jeronimos)外參觀拍照。葡國詩人賈梅士、達伽瑪死後也是長眠於此。大家繼而步行到鄰近的葡撻專門店,自費品嘗美味葡撻。據說修女們喜用蛋白漿熨衣服,為物盡其用,餘下的蛋黃便用來焗製葡撻。1820 年,葡萄牙爆發大革命,廢除封建,所有修道院被迫關門。為賺取生活費,修女們開始製造和販賣葡撻。由於口碑甚佳,葡撻專賣店遂於 1837 年開業。在此出爐的葡撻,被專稱為 Pasteis de Nata (或 Pasteis de Belem )。我們遠遠便見排隊光顧的人龍,怪不得有傳這店每天烘焙超過 2 萬個正宗葡撻。當然,除了葡撻外,還有其他餅點,如咖哩角、肉批之類供應。想一嚐每個1.05歐羅的正宗葡撻風味,便要耐心排隊輪候。店面不大,但內有乾坤。我們外賣後進入一看,原來裡面有多個用餐區,可讓顧客點餐慢慢坐下品嚐呢!一嚐正宗葡撻,口福不淺。可別以為來到葡萄牙所有葡撻都是美味的,全程共吃了4次葡撻,真的是以此專門店出品最「正」。蛋味香濃,撻皮脆口,確勝一籌。


1837年創立的葡撻專門店 Pasteis de Belem

眾團友回味葡撻之際,領隊已進行第一個收費18歐羅的自費項目,就是在陰天下帶我們參觀屹立於里斯本對岸山丘上的耶穌巨像,它是世界上工程最浩大的4個耶穌巨像之一。基座內有小教堂、小展廳和觀光電梯。乘電梯到達上層,再行狹窄廻旋的樓梯,便可登上巨像腳下的暸望台,眺望 l80 度里斯本全景。期間突然狂風驟雨,我的雨傘報銷了。眾團友躲在小教堂內避風雨,領隊與司機商議後,決定取消隨著的自費項目羅卡海峽遊。它在里斯本最西點,也是歐洲大陸最西端。本來在那裡可感受到葡國詩人豪斯的詩句「大地盡頭、海之開端」海天相連的蒼茫壯闊意境,還可到遊客中心,自費購買一張「歐亞大陸最西端到達證明書」,以作紀念。無奈天不造美,雨下不停,四周白茫茫一片,團友均表贊成。


在祂腳下,瓜機難以拍到耶穌巨像的全身照

回到市中心參觀黑馬廣場(Black Horse Square)和露茜奧購物區(Rossio Shopping District)時,雨也停了,但地面仍然濕滑。區內沒有太多的名店,多是紀念品店、火腿店和 café 等。團友們未能盡情購物,只好乖乖地專心欣賞舊建築物上的裝飾和磁磚圖案。我們步行到購物區盡處,穿過因為紀念1755年地震而重建的拱門,到達海旁另一個廣場後才折回。


黑馬廣場有沒有令大家想起澳門的議事亭前地?

集合後,便乘搭旅遊車到一間公園旁的餐廳(Botequim Do Rei)享用豐富的葡國餐,餐點包括雜菜沙律、烤墨魚、炒飯、馬介休薯絲、芝士薯球、烤雞、麫包等等。還如今次旅程內所有西餐一般,任選紅酒、白酒、水果酒或可樂一杯。甜品也是葡撻,但質素當然不可和葡撻專門店的比較。飽餐一頓後,便回今晚下榻的酒店 Hotel Holiday Inn Express Lisbon Airport 休息。翌日才知道酒店鄰近機場,不知是否旅途疲倦,夜間完全聽不到飛機的聲音。


公園旁的餐廳(Botequim Do Rei)享用任食葡國餐

第3天

在酒店內享用完自助早餐,由於由葡萄牙里斯本到西班牙塞維爾 (Sevilla)需數小時車程,旅行社特別安排我們在中途到阿蘭多葡萄酒莊(Altentejo Vineyard)參觀。由莊主巴巴拉引領我們參觀葡萄園、酒窖和釀酒過程,隨著品嚐該酒莊出品的紅、白葡萄酒佳釀和伴酒小食。然後,更安排在酒莊內設計別緻的落地玻璃窗餐廳內,看著灑滿陽光的葡萄園,享用紅酒午餐,並以葡撻甜品作結,始再啟程前往塞維爾。


酒莊內的落地玻璃窗餐廳內享用紅酒午餐

塞維爾為西班牙第四大城市,是鬥牛與 Flamenco 的發源地,在哥倫布航海時期已經是個經濟繁榮、文化發達的地方。除有「小羅馬」之稱外,亦是1992年世界博覽會的所在地。我們先到曾為1929年世博西班牙館的西班牙廣場參觀。與我們曾造訪的北京天安門廣場、梵蒂岡聖彼得廣場、威尼斯聖馬可廣場等比較,是我們到過佈局和建築設計最漂亮的廣場。難怪忘記把錶撥快一小時的團友留連忘返,令領隊和團友非常擔心,幸好有驚無險,最終尋回。


曾為1929年世博西班牙館的西班牙廣場

一段車程後,跟著導遊步行至位於瓜達機維河旁12角型的黃金塔,它也是西班牙航海強盛時期的標誌。據說當時在牆面上貼有金光光閃閃的磁磚,在陽光下金光閃閃;也有說法是因為將航海貿易所得黃金貯存於此,因而得名。


瓜達機維河旁12角型的黃金塔

繼而到全球最大的歌德式大教堂 — 塞維爾教堂參觀。教堂原址是清真寺,後來拆除建成大教堂,教堂內的禮拜堂數量多達30個。入內遠遠可見攔著的區域內,4個一身披掛的西班牙國王雕像,肩上抬著一個巨棺,棺內人物就是哥倫布。為了表揚他當年發現新大陸的功勞,這位不是西班牙人的航海家,得到國家英雄式的供奉,可見他對西班牙和對全世界的貢獻。教堂內四壁懸掛著西班牙大畫家哥耶、穆里的畫作。教堂附近像其他旅遊景點一樣,有很多街頭藝人假扮成銅像、石膏像的樣子,擺出各種特別的姿式去吸引遊客的注意。如觀眾給予打賞,他們就會鞠一鞠躬, 慢慢轉變一下姿勢,以示謝意。


全球最大的歌德式大教堂 — 塞維爾教堂

天色漸暗,我們正好前往欣賞佛蘭明哥歌舞表演(Flamenco Show),同時享用晚餐。該舞源於西班牙南部安達魯西亞的吉普賽人,他們在14世紀逃亡到此定居,而舞蹈至今已有百多年歷史。由於政府積極保存與推廣,佛蘭明哥舞漸漸成為西班牙舞蹈的代名詞。換上華麗服飾的舞者,連同旁邊的歌手和結他手演出,節奏時而明快激昂,時而憂鬱低怨,末段舞者更施展渾身解數,愈跳愈快,把氣氛推向高潮!表演近似粵劇般的唱、做、唸、打,包括了唱腔、舞步、拍手及扇形做手等不同技巧。


表演重頭戲,當然是法國小說家梅里美筆下的卡門(Carmen),講述一位在捲煙廠工作的吉卜賽女郎的故事。她引誘了拘捕她的沙展塞尚,令他被軍隊開除。後來,她又愛上了一位鬥牛勇士。從此士兵、鬥牛勇士與吉卜賽女郎,三人之間衝突不斷,直至有人為此喪命。


享用晚餐並欣賞佛蘭明哥歌舞表演(Flamenco Show)

在電視、電影上已看過許多次佛蘭明哥歌舞表演,但團友一致同意身處現場,才能真正感受到演出者的舞步、節拍與歌聲充滿激情膨湃的震撼。看完表演,上旅遊車前,看看劇場對面黑色的卡門像,才回 Hotel TRH La Motilla 休息。


第4天

在酒店吃過自助早餐,就向距離北非只隔 15公里的海峽,現時人口約 33,000人的英屬殖民地直布羅陀進發。它扼地中海和大西洋航道的咽喉,是歐洲通往西北非的門戶和西歐能源供應線的重要通道,經濟和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本屬西班牙,1713年成為英國殖民地。由於英國人善於政治,賦予殖民地人民甚佳的福利,令該區人民投票也不願回歸西班牙。抵達後,遠遠可見高 426米的地標大石角。領隊說內裡有許多挖空了的軍事設施。我們沒有乘搭有時因風大而停駛的吊車上山,轉乘景區觀光車前往 Europa Point 的燈塔和觀景臺觀光,以便近望直布羅陀海峽。


伊莉莎伯女皇與愛丁堡公爵曾到此處俯瞰直布羅陀海峽,對面是非洲

回程時,我們順道遊覽山上的聖米高鐘乳石洞,洞深約 700呎,比起其他鐘乳石洞,並不算大。洞內寬廣處於 1942年曾被闢作醫院,現時用作音樂會的演出場地。天然的鐘乳石形態非常特別。


聖米高鐘乳石洞內其中一部份用作音樂廳

出洞後,附近景區觀光車上及欄杆上,都可見到不少稀有動物「無尾猴」。牠們見慣世面,不怕遊客。下山後,在直布羅陀的中國餐館吃過午飯,才向收費 30歐羅的自費項目 —「白色山城」進發。



西班牙南部安達魯西亞地區享負盛名的「白色山城」 Mijas,充滿陽光氣色及地中海風情。這裡到處都是色彩繽紛的盆栽和亮麗的白色牆壁、地道瓷磚裝飾和磚紅色瓦頂的房舍。加上不少紀念品店和悠閑茶座、餐廳,驟看好像一幅美麗的油畫,令人心曠神怡。近觀不同的角度,也有攝影美景,謀殺了不少記憶體。遊客可乘驢車在小城內觀光。我們有約 1小時的自由活動時間,讓我們穿插於大街小巷中,體驗西班牙人的悠閑生活節奏。


享負盛名的「白色山城」 Mijas

參觀完白色山城,我們向西班牙太陽海岸進發。它從直布羅陀一直延伸到東邊,長約300公里。沿海岸線終年陽光普照,蔚藍色的海水,寬闊金黃色的沙灘,漂亮的貝殼,葵傘林立。下午6時前,我們已抵達畢卡索的故鄉馬拉加(Malaga),並在今晚將會住宿的 Hotel Cervantes Check- in。 領隊教我們由捷徑乘每次收費 0.3歐羅的升降機到沙灘。惜到達時,夕陽已近海平線,頗為幽暗,看不清太陽海岸的美態。回到酒店,便到酒店餐廳享用自助晚餐,一嚐西班牙凍湯、西班牙海鮮飯等美食。一般加入番紅花的西班牙海鮮飯,都是近似淺橙紅色,這回有綠色調的,感到有點奇怪,後來發覺不少餐廳都有供應近似顏色的西班牙海鮮飯,才感釋懷。


沙灘上方的漂亮建築 所海景餐廳

第5天

在酒店早餐後,由馬拉加前往北非摩爾人在伊比利亞半島統治781年的最後據點 — 格拉那達(Granada)。於中古時代,猶太人曾經控制這個西班牙南部城市的經濟,因此該城一度被稱為「猶太城」。


重點節目是參觀在旅遊雜誌經常介紹,位於山崗上的阿爾罕布拉宮(Alhambra)。到達時正下著雨。依規定連旅行團預訂了,也只可一人換10張入場券,領隊要請團友借用證件換券。擾攘一番,才能內進。和北京故宮一樣,宮內不是全面開放,而是由可操控參觀路線的宮內導遊帶領著我們參觀。每團的路線可能不同,要看大家的運氣。不過她大概英語也不太靈光,只負責帶路和「趕鴨仔」,粵語講解則仍由我們的領隊透過無線耳咪進行。


阿爾罕布拉宮廣被譽為最美麗、保存得最好的的摩爾式建築物。主要部分包括皇宮、御花園及碉堡。宮內裝飾不像西式宮殿中那樣金碧輝煌,但圖案精巧而細緻多變,畫楝雕樑,巧奪天工,盡顯摩爾藝術之特色,與歐洲各城市的主教座堂的歌德式建築各有千秋。


阿爾罕布拉宮畫棟雕樑,名不虛傳

其中一個亭園中水池倒影,頗有泰姬陵的韻味;另一亭園裡有個獅子噴水池,12隻獅子造型簡樸,象徵了昔日王朝的權力。從宮內可俯瞰整個格拉那達市和可遠眺吉卜賽人所居住的山洞。由室內行至室外,可見漂亮的花圃、果實纍纍的橙樹和已經沒有水的護城河遺跡。


阿爾罕布拉宮的部份佈局有點像迷你版泰姬陵

告別宮內導遊,向哥多華(Cordoba)進發。該城於七世紀開始受北非摩爾人統治,於全盛時期有三千間回教寺及三百間浴場,是當代除回教中心巴格達以外擁有最多回教寺的城市。於11至13世紀回教徒統治西班牙時,它已經是歐洲的學術文化中心。天色回復晴朗,午餐後,我們到市內最宏偉的猶太區內清真寺參觀。寺廟由一所教堂改建,但基督徒奪回此城市後,又再度改為教堂,於此處可欣賞到基督教及回教文化熔合後所產生之獨特建築。


清真寺是回教和基督教裝飾的 Crossover

雙拱紅白相間的柱廊式建築設計,喚起筆者在大學時期修讀中古至 17 和 18 世紀歐洲建築的回憶。許多當時在幻燈片見過的建築,如今一一親眼目睹,別有一番感受。


百聞不如一見,看投影片不如看實物

步出清真寺後,順道參觀附近的猶太區。區內兩旁有白色牆壁的民居,家家戶戶相連,每家的格子窗子,擺設了五彩繽紛的花盆,令人感受到一種獨特的南歐風情。可能因為季節問題,猶太區的花街小巷花卉植物不多,比「白色山城」遜色。大家在猶太區外的羅馬橋附近等候旅遊車,團友們拍照、檢視照片、吹水聯誼和到紀念品店購物,各適其式。到名曰「中國城」的餐館晚飯後,才回 Hotel Eurostars Ciudad De Cordoba 住宿。


第6天

酒店早餐過後,出發前往西班牙著名小說塞凡蒂斯所作的世界名著《唐吉訶德》故事背境所在地 — 康修迦維(Consuegra),就是有12個風車的拉曼查村(白風車村)。眼見白色磨坊的風車處處。該村位於小山脊上,風勢強勁,但天公造美,陰天突然放晴,西班牙郊野美景盡現眼前。團友們均頻按快門,拍攝佳作。下山後,到一間可遙望杜麗多(Toledo)古城的特色餐廳,享用地道烤乳豬午餐。乳豬當然不及香港美味,伴碟切片薯仔蘸醬汁味道倒不錯。團友們可一嚐紅酒伴「歐洲燒肉」的滋味。


《唐吉訶德》故事背境所在地 — 康修迦維(Consuegra)

餐後到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中世紀古城杜麗多(Toledo)參觀。古城被堅固的城牆所包圍,城內古蹟處處,如修道院、護城河、聖多美大教堂等,可說上是馬德里的後花園。它在馬德里的南面,在卡洛斯五世時,曾經成為首都。它的面積比塞哥維亞更大,古蹟也更多,大概有超過100多個古蹟。漫步城內,可以感受中古世紀的情懷。1986年,杜麗多被列入人類文化歷史遺產。有三種不同的宗教文化特色同時在杜麗多共存,包括基督教、回教阿拉伯及猶太教希伯來文化,因此它有「三個文化城」之稱。


「世界文化遺產」的中世紀古城杜麗多(Toledo)

一如多個歐洲國家,為保障國民工作機會,規定要由當地導遊帶路介紹景點。古城面積不大,沿著錯綜複雜的鵝卵石街巷中穿梭,周圍是中世紀的古迹建築,當中不少變身成為商店,售賣中古味濃的紀念手信或金絲鑲嵌的精緻傳統工藝品。跟隨導遊走進古城的大街小巷,直至一個廣場。周圍有市政廳和聖多美大教堂。教堂內側收藏著16世紀名畫家格雷哥 (EL Greco) 轟動一時的傑作《歐爾加茲伯爵的葬禮》(The Burial of Count Orgaz),內裡不准攝影。領隊帶我們內進參觀,詳細講解畫中人物和創作背景,團友們都聽得津津有味。


聖多米教堂藏有名畫《歐爾加茲伯爵的葬禮》

《奧爾加斯伯爵的葬禮》是1586年聖多美教堂的神父委託格雷哥所作,以紀念已經死去200年,並曾為教會捐獻過大筆資金的托雷多貴族奧爾加斯伯爵,可能還用以暗諷停止捐獻的伯爵後人。構圖分成上、下兩個部分:上面展示伯爵到達天堂的情景;下面是凡間要人伴著伯爵遺體的情況。格雷哥把當時最顯赫的貴族、教士及社會名流都畫進去,畫家和畫家的兒子也在其中。畫面上十六世紀的人物居然出現在十四世紀的葬禮中,畫家的細心安排出人意表,耐人尋味,而薄如蟬翼的半透明衣物顯示出畫家的高超技巧。難怪《奧爾加斯伯爵的葬禮》與達文西的《Mona Lisa蒙羅麗莎》和《Last Supper最後晚餐》、林布蘭特的《Night Watch夜巡》與《The Return of the Prodigal Son浪子回頭》,被譽為世界五大名畫。


參觀格雷哥的傑作《歐爾加茲伯爵的葬禮》的入口橫額

參觀古城,不走回頭路。導遊帶領我們從古城另一端出來,那是一條兩端有橋頭小堡壘的橋。橫過後再往前走上一段斜路,可回望在對岸河邊山上的杜麗多古城全景。由古城回到馬德里(Madrid)市區,吃過中式晚餐,就前往今次旅程中惟一會連住兩晚的馬德里酒店 NH Barajas。


第7天

酒店早餐後,前赴兩個合共收費 75歐羅的自費項目,就是到訪塞哥維亞(Segovia)古城和享用米芝蓮推介的乳豬餐。塞哥維亞古城位於馬德里西北面,城內古蹟處處,以城外公元一世紀興建的800米長水道橋聞名,有167個橋墩,1997年曾翻新。水道橋是喜愛攝影遊客的寵兒,可作照片的主角或人物的背景。


塞哥維亞(Segovia)水道橋

而街道上小型店鋪林立,可在此選購特色紀念品。其中也有小酒店、餐廳,讓遊客可多逗留數天。古城內有古羅馬城堡及西班牙最後一所哥德式大教堂,被稱為加冕教堂;又因形似,而被稱為婚紗教堂。


因形似而被稱為婚紗教堂

行到城的西端盡處,是塞哥維亞阿卡沙城堡(Alcazar de Segovia),城堡位於當時西班牙北部城市卡斯提爾(Castile)的要衝上。臨崖而建的城堡,視野甚佳,極具戰略價值。入口還有10多公尺深的護城河,以防止敵人攻入城中。藍色的屋頂是城堡的特色之一,採用下方河流裏「fisara」片岩為材料。這種岩石在光線照耀下,會有金屬般的光澤。不少團友覺得這座城堡似曾相識,因為據說迪士尼就是以它為藍本,設計出白雪公主的城堡。居高臨下的城堡,能讓遊客飽覽塞哥維亞城內和附近平原的風光。


塞哥維亞阿卡沙城堡據說是雪公主城堡的靈來源

古城參觀完畢,到水道橋旁1786年開業的著名餐廳品嚐馳名乳豬餐,包括自選酒類飲品、麫包、特色有麫包條浸泡在內的洋蔥湯、主菜烤乳豬、雪榚甜品等。賣點是由餐廳當代掌門人戴上美食獎章,以西班牙語致詞,並以陶瓷碟切開鮮烤的乳豬,以示其皮脆肉嫩。然後,把碟擲在地上碎成片片的儀式,其後再由其他侍應分派乳豬。烤乳豬比昨天午餐時所吃的嫩,但比起香港高水準的燒乳豬,則略為遜色。甜品超甜,不少團友乾脆選擇放棄不吃。


餐廳當代掌門人戴上美食獎章舉行碟切乳豬大典

離開古城,返回西班牙的首都馬德里。它是伊比利亞半島上的第一大城市,市容整潔,噴泉與廣場甚多,商店林立,古蹟多不勝數。領隊帶我們參觀西班牙廣場(Plaza De Espana)。團友都很好奇,我們不是已經參觀過嗎?原來西班牙很多城市都有西班牙廣場。這個廣場的特點,是在中央豎立著巨大的雕像柱,前面有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塞曼提斯所創造的唐吉訶德先生,騎著一頭瘦馬,後面跟著個僕人,牽著驢子的銅像。


另一個西班牙廣場上有唐吉訶德像

背後隔了馬路,就是中國富豪萬達集團王建林耗資 2.6億歐羅所購入的市內地標,曾是市內最高建築物的西班牙大廈,據說將改建成酒店。跟著參觀被譽為歐洲三大皇宮之一,建築美侖美奐的大皇宮外觀,可惜它並不開放。


被譽為歐洲三大皇宮之一的西班牙大皇宮

途經哥倫布紀念廣場,然後到太陽門廣場(Puerta Del Sol)。它是馬德里第一條有軌電車的第一條地鐵線的起點,廣場中央豎立著卡洛斯三世騎馬雕像和一座噴水池。周邊大多是銀行、 旅館、餐廳、咖啡館、服飾店和紀念品店等,一邊還有市政廳,門前地上有零公里 (Kilometer 0)的標誌。市政廳對面就是皇家馬德里球會專門店,年青團友們均趕往朝聖和購買紀念品。


市政廳門前地上零公里 (Kilometer 0)的標誌

市政廳對面就是皇家馬德里球會官方專門店

我們利用自由活動的時間,穿過大街小巷,看到不少紀念品店、小型賭場和火腿專門店。可以見識到西班牙人飲啤酒和享用 Tapas 的盛況。出發前茶會的講解職員和領隊不斷提醒團友小心財物,幸好全團均未遇上小偷。但這次集合時,兩位騎電單車的警察來問我們是否剛剛報警的遊客,失竊的事件果然是會發生的!回到昨晚晚餐的中餐館晚膳,才回連續住宿兩晚的酒店 NH Barajas。


西班牙人的下午茶:飲啤酒和享用 Tapas 的盛況

第8天

用過早餐,前往參觀西班牙最大的鬥牛場,繼而到哥倫布廣場參觀。在鄰近大水池中,幾塊石座上的巨大的石雕,刻著哥倫布船隊的隨行人員姓名。雕塑附近的大旗杆,上面有巨幅代表血與金的紅、黃兩色西班牙國旗,正在隨風飄揚。


位於馬德里市內的西班牙最大鬥牛場

繼而有兩個多小時的自由活動兼購物時間,這是女團友們最期待的項目之一。皆因附近有不少名店,讓他們的錢包「大出血」,盡情掃貨。我則利用這段自由時間在這區觀光,行到遠處,繞了這區一個大圈,看到不少漂亮建築物。不諳街牌上的西班牙文,其中在一個相信是獨立廣場中,像凱旋門的建築就很美觀,不少遊客也在前拍照,我也應邀,權充了兩次義務攝影師。回到集合處附近的餅店,發覺有多種不同味道的 macaron「馬卡龍」出售, 6種味道,包括綠茶、巧克力、草莓等,才3歐羅,比香港廉宜很多。饞嘴的我們,便買來品嚐。集合時間到了,看到團友們滿載而歸的燦爛笑容,紛紛購得心頭好,「血壓」得以降低,也替他們高興。



「大出血」後,最好是進食補充體力。我們前往一間西餐廳享用美味的西班牙地道小食 (Tapas) 及風乾火腿餐,包括紅酒、沙甸魚沙律、風乾火腿、香腸、麫包、馬介休薯餅、芝士薯球、酥炸墨魚圈、雪榚甜品。團友起哄鬥酒,氣氛歡樂融洽。食品豐足味美,團友均表滿意。飽餐一頓後,向薩拉戈莎(Zaragoza)進發,該城建於雅布河畔,於公元前 25 年由古羅馬人建成。相傳於公元40年1月2日,聖母瑪莉亞於該城向聖雅各顯靈,自此成為信眾朝聖之所。傍晚時到達後,領隊帶我們進入聖柱大教堂(Catedral Basilica De Muestra Senora Del Pilar)參觀,內裡不可攝影。大教堂頂戰時,曾被炸彈炸開一洞,領隊指給我們看該洞所在。聖母顯靈交給信徒的柱仍藏於教堂內,露出少部份讓人觸摸,團友們當然不會錯過。大教堂前是個周圍都有精美建築的廣場。故從教堂出來後,還可到右側參觀市政廳和一個水池中的名畫家哥耶像。


暮色中的聖柱大教堂

參觀完聖柱大教堂,便回今晚下榻的 Hotel & Spa Real Ciudad De Zaragoza 辦理入住手續。各位團友梳洗一番,才到樓下享用酒店的香檳晚餐。食物尚算不錯,甜品則是超甜,很多團友都剩下大半。酒店不在市區,大家餐後,早早回房休息或上網去。


第9天

在酒店享用過新鮮出爐的牛角包和風乾火腿後,便向蒙特塞拉特「聖山」(Montserrat)進發。該山的山巒壯麗奇特,一座座石山呈長條狀,頂部貌似蘑菇。因蒙特塞拉特是發現黑色聖母像的所在地,當地人稱之為「聖山」。遊覽完聖山,前赴西班牙的第二大城市巴塞隆那(Barcelona)。它的工商業、文化藝術均非常發達,有「地中海曼哈頓」之稱。它亦是伊比利半島最富歐洲氣息的大都會,被稱為「伊比利半島的明珠」。西班牙近代藝術大師米羅就是誕生於此。


蒙特塞拉特「聖山」山頂貌似一堆向上生長的蘑菇

旅遊車載我們經過前有噴泉和石柱,建築宏偉的巴塞隆那美術館,到達西班牙民族村(Spanish Village)參觀。內裡是西班牙建築、文化、工藝的縮影,讓遊客可以對西班牙的人文風貌有所認識。最大收穫之一,是在民族村內一間藝術館內欣賞到不少藝術品,其中包括畢加索的7件真跡,包括陶瓷、素描、版畫等,實屬難得一見。可惜館內不准攝影,善忘的我,恐怕很快會忘記得一乾二淨了。


從民族村乘車到 92年世運會競技場參觀,競技場的外貌保留古典型式,內部則是現代材料和技術。古典和現代結合,令人嘆為觀止。見到這個宏偉的球場,團友們都取出相機,拍照留念。


宏偉的1992年奧運會競技場

隨著到海邊參觀完哥倫布紀念碑,然後到巴塞隆那大教堂(Barcelona Cathedral)參觀。


建築精美的巴塞隆那大教堂聲名被聖家族教堂蓋過

晚飯前,我們到行人之多堪比旺角的加泰隆尼亞廣場(Catelunya Square)和蘭布拉大道(La Rambla)參觀。廣場四周商店、商場林立,行人熙來攘往。蘭布拉大道的開頭是哥倫比亞塔,結尾是加泰隆尼亞廣場。大道是一條兩邊行人道種植了樹木的步行街。兩旁是車道外街,中央另有行人道,充斥著藝人、魔術師、小丑和到處叫賣的小販。銷售的商品從紀念品、花束盆栽、彩票、衣物和珠寶等等,包羅萬有。除了一個行人摩肩接踵的乾、濕貨街市之外,兩邊各有不少各類特色餐廳、商店、酒店和火腿專門店等。我們一團人踴躍購買,令街市入口附近的火腿專門店營業額大升。此外,遊客還可看到流星花園中杉菜她們吃草莓蛋糕的百年老店。店外的招牌很醒目地寫著1820,櫥窗裡各種各樣可愛的蛋糕,令人垂涎欲滴。另一間共有兩層零售連餐廳的火腿店,還製作了一條10多呎高的火腿模型以鼓勵顧客拍照呢!


蘭布拉大道街市內的火腿專門店真正其門如市

第10天

早餐後,帶同行李離開酒店,團友自費 30 歐羅,由領隊安排前往由西班牙鬼才建築師安東尼‧高迪(Antoni Gaudí)設計的奎爾公園(Park Güell)。它是自然風貌和建築力學的巧妙結晶。奎爾公園利用所在地山坡傾斜的地形,用86根柱子支撐著一個建築在上面的廣場、兼戶外劇場,具有通俗藝術的風格。廣場上有世界最長的椅子,鋪上不規則多種釉彩的碎瓷磚裝飾,圍繞空地一圈,是無線電視《三個小生去旅行》的取景地。


遠觀奎爾公園(Park Güell)世界最長的椅子

高廸從高級磁磚廠取得大量碎磚和不合規格的產品,作為公園的裝飾材料,拼湊出美麗的超級長椅、劇場天花、變色龍等等。


甚受遊客歡迎的拍照寵物變色龍

在公園入口旁,建有兩座童話式小屋,現在作為小賣部和展覽室。園內不規則的拱洞長廊,經過精密的設計,既原始又給人一種探險的奇妙感受。高迪的作品往往能激發大家的思考,帶給我們無限的想像空間。


長椅廣場下面是由希臘式柱承托構成的空間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奎爾(Güell)是高廸最重要的客戶和好友。高廸曾為他興建和修飾不少建築物,而奎爾公園其實是一項失敗的計劃。奎爾原本想在這幅半山海景的地皮上,興建大型高級住宅區,而公園只是其中一個重點。他把地盤劃分了六十份屋地,可惜銷售計劃失敗,只售出兩份,住宅項目以失敗告終。但高廸負責建築的公園部份,卻成為建築界的奇葩。


有數級台階的奎爾公園入口甚具特色

我們繼而參觀聖家族教堂(La Sagrada Familia),它被視為鬼才建築師高迪的代表作。1882年,原本由猶蘭西斯哥德比亞爾以新的哥德式形式著手興建。1891年,始由高迪接手繼續,至今尚未完成。遊客到西班牙巴塞隆拿旅遊,必定會到這地標之一的聖家族教堂朝聖。他的建築設計散發著獨特的魔幻魅力。不少遊客會為看高迪的建築,而專誠到訪西班牙。高迪善於觀察,設計意念多來自大自然。他認為大自然不存在直綫,所以在他的建築設計概念中,甚少看到直綫創作。聖家族教堂的設計,就很巧妙地把自然融合進去。


仍在建築和修葺中的高迪的代表作 - 聖家族教堂

機會難逢,既然來到,當然不介意排隊再付出每人約 15 歐羅的入場費入內「朝聖」,一開眼界。教堂中的樑柱,原來構想是來自樹幹,而屋頂幾何形的圓圈代表花朵。教堂門外耶穌和聖母就像住在一個天然的大森林中。


柱樑構想來自樹幹,屋頂部的圓圈象徵花朵

循著那個像爛泥堆高聳的門樓往上望,就是那 4支玉蜀黍般可以登臨其上的尖塔。順著有400級樓梯的螺旋階梯,可以去到教堂的頂樓。教堂門上,可見樹葉浮雕和立體蜥蜴裝飾。聖家族教堂是高迪一生的心血,他用了43年建造這座教堂。當他發現自己無法在有生之年完成這座教堂時,便留下1:10及1:25的各種模型,讓他的學生替他完成這個最後的作品。教堂旁附設有展覽館,詳細介紹高廸的建築設計理念及模型。教堂內東側的塔象徵「基督的誕生」;西側為「受難與死」;而南側則代表「榮光」。外圍有不少紀念品店和巴塞隆那球會精品店。參觀完,正好趕赴機場。


聖家族教堂內部結合了光影色彩的設計

第11天

經約兩小時機程,飛往英國倫敦希斯路機場,轉機再飛回香港,旅程完滿結束。

Comments


© 2023  No content and photographs can be reproduced without written consent by the artist, 

    writer and photographer. For comment, collaboration, purchase, enquiry and information,

    please e-mail to novelwriter@hotmail.com  Thank you.

© 2023  版權所有,所有本網頁內容,文字及照片,未經作者授權,嚴禁任何形式之電子或實體翻印、

    轉載。如 蒙惠賜寶貴意見、合作、購買、聯絡與查詢,請電郵至  novelwriter@hotmail.com,謝謝。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