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長命百歲的迷思

  • Writer: 紫桂 Purple Laurel
    紫桂 Purple Laurel
  • Jul 20, 2018
  • 2 min read

(本文曾刊載於2017-10-18《明報》加西版無心的約會專欄)


筆者攝於溫哥華市中心

「人生七十古來稀」,但現代人營養、運動,醫療遠勝從前,香港人平均壽命更是全球之冠。自己已屆耳順之年,近年向動軋八、九十歲的長輩祝壽,便要小心措詞,不小心說了「祝您長命百歲」,等如咀咒壽星只能多活十年八載,罪過罪過!


早前在香港赴某長輩喪禮,靈堂門堪羅雀,就和堂倌閒聊起來。見盡生離死別的他,慨嘆長壽未必是福。說起早前他所主持的年齡逾百的死者喪禮,因死者得享高壽,早年喪偶,子女、媳婿一輩未得長壽遺傳,都早於他仙遊。多番白頭人送黑頭人,其傷心可知。到死者自己的喪禮,只剩孫、曾孫、玄孫之輩送殯。死者雖曾子女、媳婿成群,卻無子女送終,倍感蒼涼,聽來不勝唏噓。


如果健康、經濟、家庭、社會等各方面配合,自然是長壽多福。但長壽也是雙面刃,如果條件欠隹,平均壽命也許是祝福。長壽也會造成如日本等國家的養老和醫療等經濟負擔,同時衍生虐老、棄老等社會問題。藤田孝典在《下流老人》書中就述及日本老人日漸趨向貧窮化,更可能成為要老年工作維生的「過勞老人」的問題。香港常有長期病患者或絕症患者輕生,自行選擇提早結束寶貴的生命。所以有些國家,准許惡疾纏身的人經多於一位醫生確認,進行安樂死的解脫。這種選擇權當然要慎重運用和監察。


都說人生在世不在它的長度,而在它的深度。世界上大部份人均未能成為偉人、科學家、藝術家、富豪、名人……但只要在生時,在不同的崗位上貢獻社會,在不同程度上令世界更美好,瀟灑走一回,就應知足感恩,於願足矣!

Comments


© 2023  No content and photographs can be reproduced without written consent by the artist, 

    writer and photographer. For comment, collaboration, purchase, enquiry and information,

    please e-mail to novelwriter@hotmail.com  Thank you.

© 2023  版權所有,所有本網頁內容,文字及照片,未經作者授權,嚴禁任何形式之電子或實體翻印、

    轉載。如 蒙惠賜寶貴意見、合作、購買、聯絡與查詢,請電郵至  novelwriter@hotmail.com,謝謝。

bottom of page